拆局|非住宅物业“撤辣” 或刺激车位市场再掀炒风

撰文: 李彤
出版:更新:

上周《施政报告》宣布撤销非住宅物业的双倍从价印花税(DSD),11月26日起生效。“撤辣”旨在于疫情持续及经济衰退下,稳定下沉的工商舖市场,协助工商舖业主转售物业、套现周转,不过,同样被归类为非住宅物业的车位市场,过往炒风炽热程度绝不逊于传统工商舖,今天又是否应一并纳入“撤辣”行列呢?

工商舖交投量下跌八成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昨(2日)在立法会首读及二读《印花税修订条例草案》时发言指,非住宅物业的售价及需求显著回落,私人写字楼、零售业楼宇及分层工厦售价指数,已从高位回落13%至19%,成交量较推出双倍从价印花税前下跌超过八成,故现时是适当时间撤销双倍从价印花税。

面对疫情持续严竣,旅游、零售业仍处于寒冬,租值跌势未止,结业消息仍不绝于耳,业界普遍认为撤销工商舖的“辣税”也是无可厚非,做法合理合时,有学者更直言,面对经济低迷,即使“撤辣”减省入市成本,料无助刺激资金入市,遑论扭转工商舖租售价的颓势。

车位十年增长仅5万个 需求庞大

然而,同样被归类为非住宅物业的车位市场,似乎不能相提并论。回看本港的车位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翻查运房局提交予立法会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私家车数量由约43.5万辆增至约62.5万辆,升幅达43.7%,惟车位数目只微增约5.2万个,总数约68.3万个,增幅仅8.3%。

本港的车辆增长数目远高于车位增长数目,旺区经常出现违泊问题。(资料图片)

车位不足导致车位炒卖、车位租金飞升、车辆违泊等问题持续多年。正因为车位存在刚性需求,租金易升难跌,且银码细,入场门槛相对低,遂吸引不少新、旧投资者入市,个别车位的租、售价升幅比住宅更为夸张。

二百万以下车位 印花税重返100元

“撤辣”公布至今近一周,车位市场已频出现动向,有发展商先后宣布拆售车位,如恒隆日前宣布拆售旗下荔枝角碧海蓝天及奥运站浪澄湾的住宅车位,供其住宅单位的相关人士认购,合共87个。其中,碧海蓝天的车位平均售价为157万元,在新税制下,印花税支出由2.36万元大减至只需要100元。

发展商先后宣布拆售车位

昨日,长实(01113)及港铁(066)的荃湾海之恋‧爱炫美,亦重推28个车位,限业主选购,售价由270万至300万元。据知,长实投资董事郭子威亦指,鉴于政府放寛非住宅物业印花税,故重推车位。

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谢伟铨认为,本港车位供应一向紧张,价格屡创新高,加上入场费较其他物业低,过往吸引不少市民投资甚至炒卖,故此,当局应该审慎考虑是否同时对车位物业全面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