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的政治遗嘱|杭子牙

撰文: 杭子牙
出版:更新:

编者按:为中美建交做出历史贡献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以100岁高龄去世,他任内曾100多次访问中国,创下了美国政治人物访问中国的记录,最后一次为今年7月。以下为他最后一次访问中国时撰写的评论,谨以此文为略作调整基辛格送行,也愿中美都能谨遵这位智者的遗嘱,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跳脱历史上大国对抗的传统剧本。

基辛格这次到中国访问几乎可以看作是来交代政治遗嘱的。他今年已经一百岁了,尽管身体还算硬朗,思路还很清晰,毕竟也到了这个岁数,虽然我们都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生,但是包括他本人在内,都清楚地知道,以后的日子怕是要按天数了。

用中国人的俗话讲,基辛格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他亲历过世界大战的毁灭性后果,参与过冷战时两大阵营的分化组合与核毁灭威胁,也享受过空前繁荣的全球化时光。他知道中美关系如果继续恶化下去将会非常危险,所以在过去两年之内,曾多次发出警告,认为中美已经到了战争悬崖的边缘,敦促两国政府与人民展现智慧,避免历史灾难再度上演。

作为美国政治人物,毫无疑问,他肯定会站在美国利益的角度来进行决策思考。但是,作为一个经历过世界大战,对大国对抗与战争灾难有深入认识的百岁老人,他又比一般美国政治人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他已经超越了单纯民族国家利益的狭隘认识,有点像化外之人,开始站在中美两个大国的共同利益高度,站在全球和平稳定与人类共同命运的高度思考问题,提出建议。

基辛格逝世:图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又译季辛吉)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9月22日在西雅图会面。(Reuters)

对这些年急速下坠、陷入全面对抗的中美关系,基辛格一定是焦虑的。我们不太清楚他有没有维护自己当初一手创造的政治遗产的想法,但是他不希望中美冲突继续向纵深演变,不希望中美对抗变成冷战或热战,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毫不掩饰的。

基辛格不太可能受拜登政府委派当拜登的特使,中国也不会勉强一位百岁老人做超出他体力与能量允许的事情,以基辛格对当今美国政治的影响力,他恐怕也很难推动华府政治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方向性转变。但是,他还是尽力而为,不顾车马劳顿,以百岁高龄连续乘机十几个小时来到中国,来表达他对中美关系走势的焦虑,说一说他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期待。

何以此为?因为他要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说服中美双方各退一步,阻止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阻止可怕的冷战或热战发生。或者更通俗一点讲,就是要给双方交代一下自己的政治遗嘱。

很大程度上,他的这些期待和中国对中美关系的期待有共通之处。再加上他对中美关系所做的巨大贡献,是中国的“老朋友”,中国政府给了他超高规格接待,并且在钓鱼台国宾馆给他祝寿。白宫对他此次访问也表示乐见其成,并相信他会给白宫通报访问结果。

虽然如此,中美关系会怎样发展,自有其内在规律,非基辛格主观意愿所能决定。就像现实中很多不和睦的家庭,老人家在生前都会立下遗嘱,向后辈忧心忡忡反复交代,希望后辈们一定要如何如何,一定不要如何如何,但事实演变总会悲剧性呈现出老人家生前最担忧的一面。

最后,向基辛格先生表示敬意,希望中美能践行老人家的政治遗嘱,跳脱历史上大国对抗的传统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