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基辛格,同时告别对美国的政治幻想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又译季辛吉),这位美国近代外交史上的智多星、常青树,走过百年岁月,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与世长辞。
尽管他一生争议颇多,有说他是强权外交家,也有说他是国际权力掮客,但在华语舆论场,他始终是备受赞誉的老朋友。他一生百余次访华,最受瞩目的当然是1971年7月他从巴基斯坦秘密前往北京,开启中共建政后中美首次官方接触,为第二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铺平道路。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公报》,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上海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基辛格是上述重大历史进程的见证者。
▼基辛格曾在7月访问北京,点击放大观看更多他最后一次访华情况:
▼中美在70年代建交,基辛格功不可没,点击放大观看更多他当时在华的足迹:
更多详尽报道与深入分析,请点击览阅专页:
擘划中美关系正常化推手 基辛格百岁辞世 外交遗绪大背影超长
中国历任领导人都重视基辛格,中国大使赴美就任,无一例外都会拜会基辛格。2023年7月,基辛格曾乘坐14个小时飞机抵达中国进行访问。当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同他会面。历史就是如此的有趣。这里也是1971年基辛格访华时下榻、并与中国时任总理周恩来首次会面的地方。
作为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基辛格代表的是对华沟通,勇气和远见卓识。在中美关系跌入低估的今天,中国迫切需要通过基辛格开辟同美国沟通的管道,同时也希望发出中国仍然希望同美国合作共赢的信号。
中国人重视基辛格,本质上是怀念合作,怀念美国抱有对华理智沟通接触的时代。而如今,斯人已逝,告别基辛格,同时也要向中美沟通合作的一个时代告别,向对美国的政治幻想告别。
在美国政坛,基辛格式的政治人物已经非常少见。美国两党对中国的对抗打压态度出奇一致。中美关系已经不是有基辛格式的人物就可以力挽狂澜的了。毕竟,在中美关系历史中,基辛格的出现并不是必然的。
过去50多年有这样一个人在中美之间发挥沟通桥梁作用,是中美关系一直处于可交流可合作的历史时期决定的。当时中美建交的历史大背景是美苏博弈,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和苏联关系恶化的一方引发了美国拉拢的兴趣。当时世界政治的主轴是美苏。
而现如今中美矛盾日渐成为世界主要矛盾,中美“和”的大趋势越来越远,“斗”日渐成为主流。未来处理中美关系不能够寄希望于再出现一个基辛格式的人物,或者是出现尼克逊式的政治家。即便美国再出现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知华派,他发挥的作用也不会是过去50多年基辛格发挥的。
一个时代已经结束,要勇于拥抱冲突不断的未知世界。如果说基辛格代表的是中美关系破冰过程中美国人的智慧,那么中美能否迈过如今冲突不断的关口,中国人的智慧不会缺席。要相信,新的时代总会造就新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