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确定拉到极致 中美围绕APEC峰会大秀外交艺术
2023年APEC峰会将于11月15日至16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这是明年大选前拜登政府很看重的一次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向选民展现外交成绩的绝佳机会。
为争取中国参会,拜登下足了功夫,放下姿态半年内先后安排六位高官访问中国,包括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总统气候代表克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以及加州州长纽森(Gavin Newsom)等。
而且,据知情人士透露,美方除了邀请中国领导人出席APEC峰会,还单独发出邀请希望举行双方元首会晤。
以美国在战后世界之领导地位,自成为世界霸主以来,还从来没有对其它国家这么殷切过,用中国年轻人时下流行的话,一点不带侮辱的说,称之为“舔狗”并不过分。
中国人讲究待客之道,既然美国登门邀请,也不能无动于衷, 所以中国也做出了积极回应。舒默和纽森访问中国,按说依照外交对等原则,能见到的官员层级非常有限。但是,这两位不仅获得了对应层级官员接见,还获得了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会见。
与此同时,中国也安排了两位高级别官员回访美国。一位是外办主任兼外长王毅,他于10月26日至28日带领了一个30人的代表团访问美国。一位是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办公室主任、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于11月8日至12日应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邀请访问美国。都是层级很高的官员。
中方最近还就中美关系做出了很多积极表述,比如《人民日报》就发表署名“钟声”的评论,《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这是中美关系恶化以来,《人民日报》署名“钟声”发表的基调最积极、最温暖的中美关系评论文章。“钟声”一般认为是“中国声音”或“中央声音”的谐音,代表了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的立场。
双方交往到这个份上,是不是中国已经答应美国出席APEC峰会了?并没有!
王毅在美国的说法是“重返巴厘岛,通往旧金山”,这话就看美方怎么理解了。说是答应了,好像并没有;说没有答应,好像又像是答应了。
但是,不管算不算答应,外界观察者一般认为,这个姿态是答应的姿态,即便没有正式宣布,也差不离了。所以美国方面,从白宫到媒体,都开始按照中国参会的说法对外吹风。各界分析也认为,中国参加这次APEC峰会并且与美方举行元首会晤的概率极高。
然而,中国方面,可从来没说过这个话。
11月8日,中国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由汪文斌主持。有媒体记者提问,据报道,一名美国官员表示,中美两国领导人计划11月15日在旧金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谈,外交部能否证实这条新闻?
汪文斌说:中美双方都同意朝着实现旧金山元首会晤共同努力。同时,通往旧金山不会是一马平川,不能靠“自动驾驶”,双方要切实重回峇里岛,把两国元首的共识真正落到实处,排除干扰、克服障碍、增进共识、积累成果。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即展现了去的意愿,又没有完全说死。
这样一来,压力就到了美国一边。中方矜持如斯,也不说去也不说不去,美国因为已经向外发布消息,就失去了主动权。这一点很像年初布林肯访中的经历,美方当时早早放风公布了访问计划,中国一直没有正式公布,后来发生了气球事件,访问被暂停,美方被弄得进退都不是,中国则以一句“从来没有说过”就支应过去。
今天已经是11月10日,离APEC峰会召开只剩4天了,如果中国参会,加上宣布后的新闻消化和路上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中国不给准信,美国一点办法没有,只能把方案做好等着。
台湾有个叫曾仕强的已故学者,讲过一个中西方文化差异。他说,譬如三天后有一个可参加不可参加的会,如果你问西方人参加不参加,他会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去就是去,不去就是不去。但是如果你问一个有城府的中国人参加不参加,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四个字“到时候看”,就这四个字,藏着的都是中国智慧!
所以外交博弈真的很有意思,除了文化因素,有时候真和男女谈恋爱挺相似的,什么时候答应对方,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有些精于此道的女孩子拿捏住这个心理,把不确定性拉到极致,把男孩子唬得一愣一愣的。
当然,也有一些老谋深算的男孩子,对女孩子的心里门清,却扮猪吃老虎,装着傻里傻气,最后傻人有傻福,抱得美人归。
中美这次是哪种情况,只能看最后结果了。很快,就在这几天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