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袖到霸王 德性衰退的美国是真正的“发达国家粉碎机”
美国是否衰落?英国《经济学人》不久前有文章进行了系统分析。 文章认为,相对于中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崛起来说,美国确实“衰落”了;但是,就整体经济份额而言,美国占全球经济的比例一直相当稳定。
在西方世界世界内部,美国经济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比几十年前更具主导地位。
1990年,按市场汇率计算,美国GDP占G7的40%,今天占到5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增长幅度较小,但增幅仍然很明显,从1990年占G7的43%到现在的51%。在更广泛的世界范围内,1990年,美国的产出占到了世界的四分之一。30年过去了,这一份额几乎没有变化,即使中国占全球经济份额不断提升。
在人均收入方面,按购买力调整后,1990年美国人均收入分别比西欧和日本高24%和17%,今天则分别高了约30%和54%。如今美国最贫穷的密西西比州的收入也已经超过5万美元,比法国还要高,俄克拉荷马州卡车司机可以比葡萄牙的医生挣得都多。对美国而言,这是令人开心的数字。
问题也恰恰就出在这里,出在它与其它西方国家不断拉大的经济差距上!
这说明西方世界的财富从1990年以来一直在向美国集中,在美国经济表现稳健、地位稳固的同时,西欧和日本等西方国家,却承受了财富跨国移动带来的大部分痛苦。
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日、欧等国近年纷纷把中国列为“系统性竞争对手”。因为中国占全球经济份额的大幅提升(从不足4%增长到18.5%)与竞争力增强,也让日、欧倍感压力,并不尽然全是美国在背后鼓动。
以上数据还说明,中国“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称号确非浪得虚名,但是另一个更厉害的“发达国家粉碎机”,美国的角色,却被人们严重忽视了。
实际上,从1990年以来中美两国的财富增量看,美国从全球经济增长中瓜分的金额比中国更大。
中美两国1990年的经济总量分别为0.4万亿美元和5.96万亿美元,这一指标在2022年分别为18万亿美元和25.47万亿美元,分别增长了17.6万亿美元和19.51万亿美元。
这就不难理解日欧等传统发达国家,为什么在把中国列为“系统性竞争对手”的同时,对其“带头大哥”华盛顿也牢骚满腹。
这种财富向中美集中的趋势,对身为发展中国家、需要继续提升人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国家竞争力的中国来说肯定是好现象。
但是对美国这个霸主而言,到底是会增强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力,还是会削弱其领导力,就很难说了。
一般情况下,一国经济力量的增强可以增强其在“朋友圈”的领导力,有助于稳固其霸主地位。
但是,当该国经济力量的增强不能给“朋友圈”带来共同繁荣,甚至是以牺牲“朋友圈”其它成员的利益为前提的情况下,恐怕就未必了。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由人组成的国家也一样。
当跟着美国有肉吃的时候,其它国家是认美国这个领袖的,如果跟着跟着,大家发现这个领袖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动物,跟着他混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谁还会认这样的领袖呢?
回顾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过程,必须承认,称霸初期的美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救世主”角色。它不仅在二战中把大部分欧洲从法西斯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在太平洋战争中给与日本军国主义以毁灭性打击,有力援助了中苏两国的反法西斯侵略战争。在战后还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又是花钱支持欧洲重建,又是给日韩各种订单,帮助这些国家从二战的废墟上恢复过来,又重新成为地球版图上的发达国家。
抛开历史矛盾,在战后百废待兴的时候,跟着美国混确实是能得到好处的。
那个时候的美国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其它国家的“财神爷”了。在美国领导下,大家彼此互利共赢,经济都实现了高速增长,这种好日子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对中国而言,由此得到的经济好处甚至延续到了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那个时代,全球财富都在均衡增长,于各国内部来说,因为工业化和美国带动实施的优化分配结构政策,各国普通民众和中产阶级大概是有史以来最幸福的时候,全球范围看,工资占GDP的比重一度高达80%。
在那几十年内,西方不仅在国家层面实现了共同富裕,社会个人层面也实现了共同富裕。再加上当时有苏联这个共同的外部敌人,可以说是西方之间矛盾最小、各国内部矛盾也最平缓的时期。
美国这个老大哥的地位在当时是最稳固、最具道德正当性的。
进入九十年代,情况迅速发生变化。1991年后,随着苏联倒台,美国成为地球村村霸,其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开始迅速降低。延至今日,凭借美元霸权地位,美国不断收割世界财富,美国的国债余额一度翻了10倍,工资占GDP的比重也下降到40%左右,中产的日子越来越难。
对美国的盟友来说,美国这些年的付出越来越少,美国市场不仅不能再为西方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反而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一再通过不对等地位对各国实施敲诈勒索,更进一步拉大了西方其它国家与美国的经济差距。
就这些国家内部来讲,因为经济增速缓慢,增量财富大量流向美中两国,其内部矛盾也日趋激化。
虽然如此,美国对自身财富增速仍不满意,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拜登推动高科技产业回流美国,尽管都打着遏制中国的旗号,但实际上受伤害者除了中国,日欧等国也苦不堪言。
去年爆发的俄乌战争,在严重削弱俄罗斯的同时,又进一步加深了欧洲对美国的经济与安全依赖,加速了财富从欧洲向美国转移。
这场战争不仅粉碎了俄罗斯和乌克兰,还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欧洲的经济与战略自主能力。
如果这种趋势长期持续下去,即便有中国这个“系统性竞争对手”掩护,随着其它西方国家与美国的经济差距、收入水平进一步拉大,美国在西方的精神领袖地位还能巍然不动,还能一呼百应?不少人对此表示严重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