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冲突反而有助乌克兰?
10月7日由哈马斯(Hamas)越境突袭引爆的以巴冲突,转眼间已持续超过两个星期。加沙走廊(Gaza Strip)在以色列空袭之下平民死伤惨重、已陷人道灾难。但以军大举进犯加沙的下一步,却一直未见影踪。无论是以色列内部,还是对以国政策影响极巨的美国政坛和欧洲舆论,都开始向以军地面进攻大泼冷水。
加沙城市战争还会爆发吗?
在以色列内部,一方面有哈马斯人质的家属施压以谈判拯救人质为重,另一方面战时内阁也传出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同半年前他曾因司法改革意见分歧而试图炒掉的国防部长加兰特(Yoav Gallant)在战争策略上有相左意见。加兰特同军方领导层支持速战速决,内塔尼亚胡则依然犹疑不决。有被指亲内塔尼亚胡的人物更发布宣传片,强调以军人员性命为重,任何地面进攻前,也要先毁灭加沙地道(按: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哈马斯在加沙地道总长500公里)。舆论议论之烈,使两人加上军方领导层不得不在23日发布声明,澄清各人合作无间。
在美国,虽然拜登(Joe Biden)当局称停火时候未到,要等到哈马斯释放所有人质后才可以谈,但《纽约时报》23日就再次报道拜登要求以色列克制的消息,指拜登当局认为以色列在加沙并没有可达成的军事目标,以军也未有充足准备有计划地进军加沙。对此,有以色列的主战派已开始批评拜登,而以军也多次表明一切就绪、只待政治决定,间接向内塔尼亚胡施加压力。
在欧洲,虽然各国立场似乎尚未能达成一致,但欧盟外交专员博雷利(Josep Borrell)23日就声言欧盟各国外长都支持“人道暂时停火”(humanitarian pause)。24日到访以色列的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亦将传达同一讯息,并呼吁以色列重返长远政治解决巴勒斯坦人问题的路线。
问题是,内塔尼亚胡要“退”也不容易,必需小心调控以色列内部民情,并对如何“长远地”消灭哈马斯提供解答。在人们预想以军地面进攻加沙也将持续好几个月的预设之下,无论以色列是拖延、是进,还是退,以巴军事冲突的持续是必然之事。
从一般的分析来看,以巴冲突的持续和升级将分薄美国军事资源,因此不利乌克兰。但事实又是否如此黑白分明?
乌、以军需有多大重垒?
从分薄美国资源的角度来看,以巴冲突对于乌克兰的不利因素确实存在。首先是拜登当局决策层的注意力。根据多方媒体报道,此刻的美国防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几乎每日都要同以色列防长加兰特通电。奥斯汀曾在伊拉克伊斯兰国(ISIS)崛起之时领导美国中央司令部,他2016年刚离任不久就爆发了如今经常被用来与地面进攻加沙作比对的摩苏尔(Mosul)战役,当然有很多经验和想法同以方分享。
同样地,美国对于乌克兰整个反攻的战略布局一向多有建言(虽然很多时候乌克兰也没有言听计从,例如在去年赫尔松的越河反攻,又或者如今在乌东巴赫穆特的争持上),当美国军方领导层的注意力转往以色列之际,这当然对反攻无果、本年冬季又要筹备应付俄军能源基建攻击的乌克兰部署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不过,俄乌战争的局势,其实已经陷进了一个长远走势大家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的消耗战之中。美方策略上的支援有多大影响,是一个大疑问。
另外,美国军事情报的资源也可能被以色列局势分薄。然而,美国情报多用于俄军关键目标之上,对于前线小规模攻守的局面影响有限。
当然,以色列和乌克兰在军备需求上也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去年底,美国就曾将储存在以色列的一半155毫米砲弹送往乌克兰。在乌克兰同俄军高量使用大砲轰炸之际,美国及其欧洲盟友的155毫米砲药库存已然见底,增产也难以跟上需求,否则美国早前也不必作出对乌输送集束弹的争议性决定。如果以色列与邻近如黎巴嫩真主党等武装组织爆发大规模冲突,以色列将对155毫米砲弹有更大需要,这明显会对美国援乌造成压力。
但如果以巴冲突只继续以空袭加沙、与真主党零星交火,或者只将主要战事局限在加沙的话,以色列对砲弹的需求大概只在于可以精准打击的砲弹,以针对非常特定的目标。因此,这大概不会同乌克兰对非导引砲弹的高量需求重叠。
同时,像GMLRS、Excalibur、ATACMS等在乌克兰战场派上用场的精准打击炮弹都没有在以军军备清单之上。虽然以军的部份发射器可改装使用相关砲弹,但除非以军在持续作战之中将自身砲弹耗尽,否则短期内并不会影响到美国对乌克兰的供应。
另一方面,虽然乌克兰同以色列都有高度的防空需求,但双方的防空系统重叠性甚少。以色列主要使用其铁穹系统对抗哈马斯或真主党的较廉价飞弹,但铁穹却没有输送到俄乌战场之上,其弹药供应短缺与否都不影响乌克兰。
而乌克兰和以色列虽然都有使用美国的爱国者(Patriots),但以色列除了有自制的同级系统之外,也不太需要使用这种较昂贵的空防系统来对付哈马斯或真主党的平价武器,因此并不会影响到乌克兰。而美国已输送乌克兰的NASAMS,则没有被以军使用。
当然,美国最缺乏的还是人手可携、价格相对低廉、用来打无人机也不必太痛心的刺针(Stinger)。不过,其供应在以巴冲突爆发之前已非常紧绌,以巴冲突爆发的压力反而有可能加快其增产过程。
政治新形势有利乌克兰?
美国援乌,最主要还是一个政治和财政的问题,特别是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有过半共和党议员不愿意支持进一步的援乌拨款。
以巴冲突,却有可能在此扶助乌克兰一把。拜登上周为以巴局势发表了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演说过后,就向国会提出了包含乌克兰、以色列、台湾和印太、美墨边境四大层面的捆绑式拨款要求,总值约1,050亿美元,当中614亿用于乌克兰,143亿用于以色列,100亿用于包括加沙在内的各式人道援助,74亿用于台湾和印太地区,136亿用于美墨边境。
目前,参议院的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已表明支持拨款。而众议院由于共和党人还选不出议长,所以我们尚未知道其意向。不过,明言反对援乌、获特朗普支持的激进派议员乔丹(Jim Jordan)已退出竞逐,如今8位议长候选人立场各异,但都没有乔丹般明确反对援乌。这对乌克兰而言可算是一个正面发展。
更重要的是,以巴冲突的持续大大减少了美国媒体对于俄乌战争的报道。6月乌克兰发动反攻以来的俄乌战情消息,主调离不开乌军进展缓慢,给美国民众一种投资乌克兰是个无底深潭的感觉,也使乌克兰议题变成民主、共和两党财政争议的主要论题之一。不少原支持援乌的共和党政客,为了展现自己同民主党政府的斗争精神、避免在党内初选中出现激进派的挑战者,也不得不加入反对援乌拨款的行列。
当乌克兰战局不再是媒体焦点所在,“最近前线无突破”式的报道不再见诸报端,这些共和党议员就有更大的政治空间采行“各取所需”的宣传手法去支持拜登的捆绑式拨款。
而拜登在其椭圆形办公室演说中也透露出其对军备输乌拨款的另一种公关策略,就是将其与“美国制造”扣连在一起,强调立法中的拨款是用来加购美国制造的军备,补充将现有库存中的旧武器送往乌克兰留下的缺口,因此新增的拨款其实最终也是送到美国工人的手中。哪一位议员能够不支持“美国制造”?
另外,如今欧美援乌武器增产的其中一大障碍就是各国政府都不太愿意签下长期订单,导致军工厂商不敢投资太多的新产能,如果以巴冲突持续,两场持久战也可能会迫使各国领袖踏出大手订购军备的一步,长远而言,这对即使在战后也需要西方军事支援的乌克兰有利。
最后,以巴冲突的潜在升级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伊朗被迫大举军援真主党,甚至要亲自下场作赛的话,其对俄罗斯的无人机输送和技术支援必然会受到局限,而伊朗无人机正是俄罗斯冬季能源基建攻击的主力之一。
此刻,以巴冲突的发展方向和潜在后果充满不确定性。但无论其走向若何,对乌克兰抗俄战争的物质负面影响其实有限,在政治上更反而能给予美国政客回避镁光灯低调继续援乌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