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打无准备仗,白皮书之后北京还有大动作

撰文: 郑真
出版:更新: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从理念内涵到方向路线再到最终目标,该白皮书全面系统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23日,访问俄罗斯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随后十年间,这一说法写入了中共党章和中国宪法。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提法层出不穷。中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后,会做一个怎么样的大国?这是世界对中国的最大疑惑。作为中国不走霸权道路、不侵略扩张的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给出的答案。

从时间上看,历经十年,中国现如今推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走向成熟完善的标志。

但是细看白皮书,不难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从提出到实施再到现在发布白皮书,好似不是一个逐步完善成熟的过程,而是一开始就有非常成熟的规划,过去十年不过是逐步释放的过程。

2023年9月26日,中国外长王毅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发布会上致辞。(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

2013年3月,习近平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2013年9月和10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201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同时习近平在演讲中还首次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2017年1月,在日内瓦万国宫,习近平从现实角度系统勾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提出建设“五个世界”(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总目标。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9年3月,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针对全球治理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提出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2019年3月在法国同法德欧举行四方会晤,并提出破解四个赤字。(Reuters)

2021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4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走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可以看到,几乎每隔一两年中国都会提出重磅外交概念和行动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总体框架和“五个世界”总目标是提纲挈领性质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行动性质的。如此频密的概念推出和动作出台,不像是边走边看边尝试,更像是按图谱分阶段推出。中国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外交风格其实非常清晰了。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从提出到现如今即将召开第三届高峰论坛,已经走上正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提出到现如今整体图谱表露,国际社会已经相对熟悉。中国此时推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白皮书,一方面是今年10月中国将召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中国试图借这次重磅外交行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书之举。

另一方面,相较于“一带一路”更偏向于经济领域的倡议更容易操作,近年来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真正落地还需要更多着墨。中国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被广泛接受和认可还需要更多时间。

历经第一任期的理念铺垫,第二任期的理论落地,中国在习近平第三任期开局之年推出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是对这一中国新时期最重要外交理论的总结完善与升华,未来中国将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做出更多影响世界的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