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从贸易战到芯片战,打一打更健康

撰文: 郑真
出版:更新:

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7月6日开始访问中国,这是近来访问中国的第二位拜登政府高级官员。但是另一边中美芯片科技战如火如荼。

美国、日本、荷兰联手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制程芯片制造设备后,中国宣布将于2023年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镓和锗在芯片制造、通信设备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中国对在储量和产量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原材料进行出口管制,打响了在先进制造领域的反击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公开宣称,这一举措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重拳出击,不仅能打得某些国家慌,还会打得某些国家疼。

可以看到,中美之间的磋商和沟通已经无法阻止关键领域争夺战的爆发。

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一开始轰轰烈烈,如今几乎已不被认可。特朗普政府发起对华脱钩,现如今脱钩论已经被欧盟和美国相继否定。贸易战之初就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智库透过分析给出了贸易战不可持续、脱钩不现实的结论。为什么贸易战和脱钩论直到近来才被欧美认为是不正确的?为什么一个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事情到如今才被纠偏?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2023年7月6日至9日访华。她6日下午乘机抵达北京进行访问。据微博账号及餐厅微博账号发文,她下飞机后的第一餐,是在北京三里屯的云南菜馆“一坐一忘”吃饭。(餐厅“一坐一忘”微博账号发图)

同样,中美芯片科技战现在正酣,从中美各自的优势看,这场斗争也不可持续。中国有原材料有市场,欧美有技术有制造能力有产品,各方都有胜算,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为什么这一场注定两败俱伤的斗争没有被叫停?中美都没有理性的力量阻止不必要的斗争了吗?

未来中美芯片科技战休战后,是否金融战不可避免?中美大规模军事冲突一时半会不会上演,那中美小规模的冲突会不会难以避免?中美各领域的斗争将会渐次爆发吗?非理性的判断真的占据了主流?中美是否到了必须打疼问题才能得到纠偏?这会是未来中美相处互动的必经过程吗?

如果透过各领域不间断的斗争能够有秩序释放中美结构性矛盾,从而避免突发大战的爆发,那么只能说,贸易战、芯片战,打一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