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脱缰 美国屡被打脸 拜登坐立不安

撰文: 陆一
出版:更新:

在被孤立12年后,叙利亚5月7日终于重返阿拉伯国家联盟大家庭。当天在埃及开罗举行的阿盟外长特别会议决定,“即日起恢复叙利亚政府代表团参加阿盟理事会及其所有组织和机构会议的资格”。这毫无疑问是继沙特与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之后,中东和解进程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阿盟成立于1945年,共有22个成员国,叙利亚曾是创始成员国之一。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阿盟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沙特等多个阿拉伯国家关闭驻叙使馆。叙利亚外交由此陷入相对孤立状态,同时遭到美西方国家的进一步制裁打压。苦苦支撑的巴沙尔政权,终于结束了长久的区域孤立。叙利亚危机的政治解决迎来转机,所有国家都很高兴,除了美国。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2020年8月12日向叙利亚大马士革的新任国会成员发表讲话。(Reuters)

叙利亚局势生变打下基础

叙利亚得以重返阿盟,客观来说,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从叙利亚危机本身看,2018年以来,叙利亚政府军重新控制了超过70%的国土,反对派日渐式微。随着战事明朗以及叙战后重建提上日程,阿拉伯国家这几年开始与叙政府接触。特别是今年以来,阿联酋高规格接待叙利亚总统巴沙尔(Bashar al-Assad)到访,突尼斯和叙利亚发表联合声明将重开两国大使馆,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访问叙利亚……愈来愈多的迹象表明,叙利亚重返阿盟是早晚的事儿。

从中东局势演进的更大视角看,沙特伊朗在北京的斡旋下握手言和,直接推动了叙利亚重返阿盟。由于沙伊两国在叙利亚危机中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沙伊和解无疑为叙利亚与阿盟国家关系缓和创造了契机。叙利亚外交部部长助理苏桑(Ayman Soussan)说,沙伊关系改善会反映在地区大部份议题上,其中包括叙利亚问题。如今,这一期待正在变为现实。

沙伊在中国斡旋下复交,被视为为直接推动叙利亚重返阿盟铺路。图为2023年4月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沙伊外长会晤的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图片由沙特通讯社提供。(Reuters)

美国屡被打脸 竹篮打水一场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一再表示,华盛顿拒绝叙利亚重返阿盟——“不会与巴沙尔政权实现关系正常化,也不支持其它国家与大马士革实现关系正常化”。

但是,阿盟完全无视美国警告,单方面结束了对叙利亚的孤立。外长级特别会议决定,“即日起恢复叙利亚政府代表团参加阿盟理事会及其所有组织和机构会议的资格”。

不仅如此,此外,阿盟会议还同意成立一个由约旦、沙特、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和阿盟秘书长组成的部长级委员会,继续“与叙利亚政府直接对话,以达成全面解决叙利亚危机的方案”。

早在上个月,叙利亚外长便访问了沙特,沙特彼时就称计划邀请巴沙尔参加阿盟峰会。当时《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至少有5个阿盟成员国拒绝叙利亚回归(卡塔尔、科威特、摩洛哥、也门等)。处于内战之中的也门,免不了要看美国脸色。卡塔尔、科威特是美国重兵进驻,苦心“经营”的对象。为拉拢摩洛哥,美国不仅承认其对西撒哈拉争议地区的主张,还大搞联合军演。为拉拢卡塔尔,今年3月,美国直接将其升级为“非北约主要盟国”。卡塔尔、科威特和约旦一度表示:叙利亚同意任何和平方案之前,实现关系全面正常化为时尚早。

然而投票前一天,约旦突然倒戈,外交大臣萨法迪(Ayman Safadi)表示,相信有足够多的阿盟成员国将支持叙利亚回归。果不其然,虽然卡塔尔没有派外交部长参加紧急会议,但参会的13个国家全部投了赞成票。阿盟首席秘书长扎齐特别告诉彭博社,恢复叙利亚席位的决定获得了一致通过。

阿拉伯联盟(阿盟):图为2023年2月13日镜头下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阿拉伯联盟(League of Arab States)总部会议现场。(新华社)

美国费尽心思拉拢中东诸国,依然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比来看,12年前,叙利亚被驱逐出阿盟大家庭,可以说是美国一手导演的结果。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在美国干预下迅速演变为内战。美国不仅军事介入,还加大了对叙全面制裁。欧盟紧随其后,决定扩大对叙制裁。 彼时阿拉伯各国“跟随”美国,尤其阿盟领头羊沙特更是极度亲美。阿盟为了迎合美国,表明立场,决定暂停叙利亚的成员资格。22个成员国中,有18个投票支持,多个阿拉伯国家关闭了驻叙使馆。

更重要的,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看清世界大势的阿拉伯国家纷纷“觉醒”。长期以来,美国肆意插手中东事务,挑动对抗分裂,引发绵延不绝的冲突与战乱。今年2月土叙大地震发生后,美国单边制裁直接阻碍了叙利亚72小时黄金救援,令当地灾情雪上加霜。中东人民越来越意识到,必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阿盟秘书长秘书长盖特(Ahmed Aboul Gheit)所说,“阿拉伯国家的共同利益要求我们不能再对叙利亚问题置之不理”。

阿拉伯联盟(阿盟):图为2023年2月13日,在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阿拉伯联盟(League of Arab States,简称阿盟)总部,埃及总统塞西、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阿盟秘书长盖特(从右至左)出席会议。(新华社)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面对不愿再按“美国剧本”行事的中东,拜登政府自然是坐立不安,于是华盛顿动作不断。比如,派中情局局长伯恩斯(Nicholas Burns)访问沙特,对沙伊关系转圜表示“失望”;在多个国际场合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向叙利亚政府发难;声称“不会与巴沙尔政权实现关系正常化,也不支持其他国家与大马士革实现关系正常化”……

然而,这些动作没能阻止中东和解的大势。从沙伊握手言和,到叙利亚重返阿盟,中东国家发出明确信号——要和平、要发展、要走自己的路。叙利亚顺利回归阿盟更加表明,团结的阿拉伯,团结的伊斯兰,团结的中东,已然势不可挡。

美国资深外交官傅立民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说,“现在的情况是,美国的胁迫能力在不断减弱”。《现代外交》网站评论道,“当美国在中东影响力下降,中东的问题正得到解决,中东的春天也正在到来”。《华盛顿邮报》也撰文称,美国沉浸在冷战时期的“外交功绩”中不可自拔,无法感受到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变化。如今在中东涌动的“和解潮”提醒美国:时代确实不同了。

图为美国总统拜登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2022年7月出席在吉达举行的吉达安全与发展峰会​(GCC+3)。(Reuters)

中东政策,美国彻底失败

二战之后,美国的中东政策经历了从直接干预到战略收缩的演变。但本质一直没变,就是瓦解中东团结,拉一派打一派。美国扶持以色列建国后,挑起了同阿拉伯国家的五次中东战争,均以胜利告终。究其原因,就是阿拉伯内部不够团结,早已不是当年横跨亚非欧的统一帝国了。

按照美国最新中东政策的设想,应该团结阿拉伯孤立伊朗,建立以以色列为首的“反伊朗联盟”。然而,中东现在的局势走向恰恰相反,阿拉伯大团结,伊斯兰大和解,美国和以色列反而被孤立。

叙利亚回归阿盟,宣告美国孤立巴沙尔政权的失败。更重要的,它标志着二战以来,美国奉行的中东政策已经彻底破产。此外,本来同为产油国,OPEC+机制的建立,就让中东与俄罗斯有了默契。叙利亚跟伊朗、俄罗斯一直关系密切,叙利亚回归阿盟,意味着中东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将更加紧密。这对于美国来说,更加棘手。

然而,最可怕的,从沙特伊朗复交,到叙利亚重返阿盟,再到可以期待的中东大和解,它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