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击落中国气球 北京如何报复?
原本各界以为布林肯(Antony Blinken)推迟访华已经是气球事件能够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令人出其不意的是当地时间2月4日,中国气球被美国战斗机击落。此事一出立刻引发更强大的震荡效应。中国国防部和外交部均发声,表达对此事的严重关切,保留作出进一步必要反应的权利。
不少人认为中美将开启危险的报复循环。佩洛西之后,新任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未来访问台湾的途中,解放军极有可能真的出动战机拦截或者击落。
事态发酵到美军击落气球,确实对中美关系造成一定的困扰。但是这个困扰首先是如何平息舆论。气球早在1月28日就进入过美国领空,经披露后引发轩然大波,共和党以及民主党各路政界人士成功利用了此次事件,以彰显对华强硬。
击落气球背后,拜登(Joe Biden)政府事实上始终处于不得不跟进或者不得不做出强硬选择的被动地位。因此美国政府在此次事件中彰显的对华敌意更多是一场舆论倒逼。
拜登政府需要考虑如何避免这场突发外交秀无限扩大,不至于影响拜登政府的对华外交规划。中美都非常清楚这件事的成色,差别是双方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如果美国在残骸收集过程中发现中方窃听设备等,不排除拜登政府会继续利用此事。一边是尽量避免被舆论裹挟,另一边是能够利用此事就真的利用此事。
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的反应,可以看作是强硬,但更多是必不可少的回应。相当长一段时间,美国的挑衅和打压是中国必须面对的局面。如何稳定中美关系是中国必须做的功课。原本气球事件就是一场意外,中方是否会借题发挥将此发酵为中美之间的更大冲突,需要考量收益和成本。美国国内舆论的不可控性决定了中方反击美国时尺度的拿捏非常难。
在笔者看来,北京不会为了报复而报复。从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主动降低对美战狼外交调门看,中方更希望在疫情结束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保持中美关系平稳。因此,该突发事件大概不会对中美关系造成十分严峻的后果。
突发事件引爆了中美之间的矛盾和怨气。但是中美之间的怨气和矛盾不太可能无限爆炸。中美峇里岛会晤代表了中美在这一阶段更希望加强沟通的诚意。布林肯的访问行程被推迟而非取消,说明美国也为气球事件留有一定的余地。布林肯和王毅通话沟通此事,本身也是中美之间的基本理性。曲终人散,中美关系还是会回归应有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