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毅会晤后 为何布林肯仍称中国为威胁?
9月2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亚洲协会纽约总部演讲。谈及中美关系时,王毅指出,任何合作都不可能创建在你输我赢的基础上,合作共赢不仅可能,也是必须。王毅同时强调,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中国愿与美国展开更多和更好的合作。
9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至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与王毅举行会谈。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Ned Price)表示,布林肯向王毅强调,美国承诺在一个中国政策下,维持台海和平及稳定。布林肯亦指出,中美两国需保持沟通渠道的开放、负责任管理双方关系,美国愿与中国在共同利益问题上合作。但与此同时,其再次表示华府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向王毅表明若中国援助俄罗斯出兵主权国家,可能会面临的种种后果。
9月25日,布林肯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访问时再度指出,其在与王毅会晤时,向对方表明了美方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决心和平解决分歧,坚持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亦深切关注中国尝试改变现状的行动。布林肯表示,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行动愈发激进,将对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
综上所述,布林肯虽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王毅的22日演讲,表示愿与中国在共同利益问题上合作,却仍于言谈间流露出强烈的不信任,包括警告中国不能在俄乌战争中军援俄罗斯、将北京定义为“尝试改变台海现状”的一方等。简言之,布林肯虽表现出合作意愿,并强调中美要“负责任管理两国关系”,却仍难掩对华敌意。
而这般态度,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国政治精英的普遍立场,也折射了中美交恶的结构性根源:美国无法摆脱大国争霸的世界观,故会屡屡负面解读中国的对外举措与表态,导致双方深陷敌意螺旋,中美关系由此持续下行。
中美认知分歧何来
综观美国近20年的对华政策,可以发现一个趋势:伴随“中国崛起”符码渐强,美国的对华围堵也同步上升,包括动员媒体狙击“一带一路”项目,称其为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或是对中国芯片祭出制裁等。而以上种种化繁为简,体现出了美国潜意识里的深层焦虑:自己的大国地位正被中国追赶。
与此同时,中国确实也在国力上升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希望被承认”的渴望。但所谓“被承认”并不意味战场上的物理输赢,而是希望长期作为单极秩序核心的美国,能体认到国际格局的变化,从而调整与中国的互动方式,正视中国的新角色与国家地位,并对北京的核心利益与红线有更清楚的认知,例如其在南海与台海的立场主张。
而在中美国力消长间,单极国际秩序确也有所松动,美国无法再如过往般,向全球各区提供军事与经济公共财,例如近年为了聚焦印太地区,美国只能持续撤出中东,导致了沙特的对美疏离与“多极化”外交,土耳其与伊朗则趁势扩张大势力范围;2月24日后爆发的俄乌战争,更是严重冲击了美国主导的后冷战秩序。
在此氛围下,美国对于中国希望的“承认”格外敏感,既无法以同理心看待,更要转而维护自己在单极化秩序的领导地位。在其看来,即便北京毫无要求与动作,“中国崛起”本身便是对国际现状的公然挑战;而中国希望寻求美国“承认”的动作,则无疑是赤裸的战略威胁。
然在北京的视野内,其无意创建排他性的政治秩序。以“一带一路”为例,美国认为中国正在欧亚大陆上划分势力范围,要输出“红色秩序”,孔子学院更被视作宣传的第一前线;然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当然有加强对外关系的考量,但其主要目的仍是聚焦产品、供应链、工程项目等经济场域,不论该国对华倾向为何,只要有合作空间,中国都会把握推进。但这不妨碍当事国维持与西方的政治、经济互动,故欧盟国家可以参与“一带一路”,北约成员亦然。
简言之,美国在“被追赶”的恐惧下,视中美实力消长为零和博弈;中国则在“被承认”的渴望下,希望美国正视自己的存在,并视两国关系为正和互动。而正是如此的认知分歧,导致了后续的战略摩擦。
从乌克兰到台海
对美国来说,“被追赶”的意识尚不至于让其直接攻打中国,却会诱发恐惧泥淖,并使其在影响力衰退的不安全感中,误判中国的讯号与动作,最终在焦虑的情境下反复发作:面对中美合作议题,美国采取防御性姿态,无法真正与北京交流;面对竞争性强的战略博弈场域,美国发动了多起凌厉攻势,意图先发制人。
以俄乌战争为例,中国自始便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一样,维持了中立立场,不参与西方发起的一面倒对俄制裁,但也不军援俄罗斯、不承认乌东两“共和国”政权,未来同样不会承认乌克兰四地公投入俄的结果。但美国依旧形塑了“中国援俄”的舆论氛围,欲将中俄打包为“邪恶轴心”,并意图借此事件巩固对华包围网。故布林肯即便毫无证据,仍要在与王毅会晤时“放话”:倘若中国在俄乌战场上军援俄罗斯,将会付出代价。
而对北京来说,其无法理解美国的咄咄逼人,不知“一带一路”为何被视作“扩张主义”的表征,并认为自己已经释出极大善意,在俄乌战争上同样维持了中立立场,为何始终无法换得美国的正面回馈?如此不解情绪,在过去多年受限两国国力差距,中国无法直接对美反应;但伴随近年中国发展格局步伐稳定前进,美国的战略进逼不再无往不利,而是开始遭遇北京的强硬回击。但这一态势到反而加深了美国的“被追赶”恐慌,促使其发动下一波新攻势。
其中,台海问题的“再冷战化”便是最显著的案例。近年来,美国为制衡中国,先是于奥巴马(Barack Obama)时期出台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又于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后,逐步加强在“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军事部署;拜登(Joe Biden)更是延续了前人的对华战略基调,视中国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并在实行对华包围、军事化“台湾牌”上,走得比特朗普走得更远更极端。
而在此期间,北京亦逐步拉升回应态势。例如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译作佩罗西、裴洛西或波洛西)访台后,解放军便在“师出有名”下,实地演练了区域拒止,并让导弹飞越台湾上空。而这一动作在中国看来虽已是“极度克制”的反应,却无法让美国真切感受到“红线”的危险,并成为其炒作“中国威胁论”、动员盟友的新叙事。
综观近来的台海惊涛,美国虽屡屡表示维持台海和平稳定、反对单方改变现状,实际上却持续掏空“一中政策”,不仅拜登多次“技术性口误”,表示要协防台湾,更开始修订与表决《台湾政策法》,毫无疑问是有意改变台海现状的“那一方”,却又敢做不敢当,将台海不稳的责任全数推给北京。在此视角下,“佩洛西访台”并非极端孤例,而是时代缩影。
从俄乌战场到台海,中美互动的结构性困境短期难解,布林肯的表态虽不真诚,却在身体力行间体现美国无法明说的战略焦虑:美国感受到中国的追赶、单极化秩序的衰老,却无法跳脱零和博弈的情境。故在可见未来内,即便中美难有全面大战,恐也将在各场域持续摩擦。
【中美关系Q&A】
中美互动为何出现认知分歧?
美国视两国互动为零和博弈,中国视两国交往为正和关系。
中美各自希望通过互动获取什么收益?
美国希望维系单极领导地位,中国希望美国正视自己的核心利益与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