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升级战事:公投入俄兼动员30万人参战 能否扭转乌克兰战局?
早前乌克兰军队在东北哈尔科夫(Kharkiv)夺回大片土地、检取俄军仓促撤退时留下的大量武器之后,人们都在期待着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会如何出招应对。
谜底到9月20日终于揭开了一半:目前由俄国力量几乎完全占领的卢甘斯克(Lugansk)、顿涅茨克(Donetsk)、扎波罗热(Zaporizhzhia)和赫尔松(Kherson)四个乌克兰州的亲俄领袖,都确认将马上在23日至27日举行入俄公投。翌日早上,普京也适时地发表电视演说,对四区公投入俄表示支持,宣布俄国即时进入“局部动员”,预计将动员30万后备役军人投入战场,俄乌战争旋即进入另一个阶段。
由风闻变成事实
由俄方局部占领的乌克兰四个地区,过去数个月都不断传出公投入俄的声音,恍惚是当地亲俄势力对普京当局的施压,但一直都未能成事。到乌克兰上月正式开始对赫尔松反攻、扎波罗热核电厂又屡传核危机之后,一些亲俄领袖亦表明将押后公投。事实上,俄罗斯本年的全国投票日刚刚在9月11日过去,人们也就更加没有预期到这些乌克兰地区的亲俄领袖会突然发动公投。
但这一次亲俄领袖们的公投宣示,明显已经得到了克里姆林宫的认可。一方面,俄罗斯塔斯社(Tass)19日就首先报导了“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民间组织要求当地领袖马上举行入俄公投的消息。随后,公投倡议就分别得到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三个地区的亲俄领袖跟随,并几乎在同一时间公布了一样的公投日程。
而似乎是要配合应对乌克兰军队未来“侵占”新的俄罗斯“领土”而要升级现时“特别军事行动”的情势,俄罗斯国家杜马亦迅速在20日通过立法,加强了“总动员、军法或战争期间”的刑罪罚则,特别针对军人投降、抢掠、不服从命令、逃走等,以及后备军人不回应动员令等等。
到了21日莫斯科时间清早,普京就发表了电视讲话,指责西方正想弱化、分化和毁灭俄罗斯,宣言绝大部分在俄控区的人民都想加入俄国,对四区公投入俄表示支持,并再次强调攻克乌东顿巴斯的战争目标。
针对着这四个即将变成俄罗斯领土的地区,普京表明“为保证解放区的人民和我们的人民的安全”,必须实施“局部动员”,同时强调动员令只涉及后备军人,不涉一般平民。他又警告,“如果我国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我们必将用上手上的所有方式去保护俄罗斯和我们的人民”——“所有”一词让人有感似乎包括了核武器。
无论是公投入俄还是动员升级战争,如今都由风闻变成了事实。
前线兵力不足 以公投作动员的踏板
此前,俄罗斯对乌克兰只在进行“特别军事行动”,尚未升级到“总动员、军法或战争”的层次,造成了前线人员不足的局面:根据乌克兰和美国的估算,俄军开战后总投入人员大约有20至25万,当中7至8万已因受伤或死亡而离开战场;俄方在哈尔科夫之失,其中一大原因也是出于乌方在南部赫尔松的反攻,造成“调虎离山”之局,使俄军主力集中了在赫尔松一带。
普京的“局部动员”正是为了解决这个前线人员不足的困难。
对于举行入俄公投、局部动员的决定,俄国右翼当然是一片赞好。例如“今日俄罗斯”(Rossiya Segodnya)的总编辑西蒙尼扬(Margarita Simonyan)在公投消息宣布之后,就称公投将是俄国“即时胜利”又或者是“核战”的前夕——其意思是,俄国将四区变成领土是“赌上一切”,乌克兰和西方若不主动接受这些乌克兰地区变成俄罗斯领土的事实,就要冒上北约与俄罗斯全面开战的风险。
相对地,世界各国对于“四区公投入俄”的回应几乎是一致的不承认,对于局部动员也是一片骂声,英、美更指这是俄国军事行动失败的讯号。而乌克兰方面则早已表明公投不会阻碍乌军“解放其领土”的行动。日前,一直保持中立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已表示过普京要归还所有乌克兰领土。而“公投自决”亦是正在面对台独问题的中国也不能接受的政治逻辑。对于这些中立国而言,俄国增兵与否当然也只能作墙上观。
客观而言,这几个地区进行公投的合法性,连2014年的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也及不上。一方面,四个地区的亲俄势力尚未掌握全境,南部赫尔松正被反攻,扎波罗热州的首府扎波罗热市依然在乌克兰手中,7月初全境陷落的卢甘斯克如今已被乌军重新夺回了一小片地区,顿涅茨克则只有六成土地在俄军手中。另一方面,在原居民因战争大举外逃、战火未止、公投准备时间极短的背景之下,公投实在难以有什么代表性。
但无论公投的认受性如何,从其“局部动员”决定来看,普京已决定了正式兼并这些乌克兰地区,造成既定事实,并以之作为升级战争、增加兵员投入的踏板。
何不全民总动员?
然而,此刻普京的战争升级,依然是留有余地的。他在演说中就强调这次动员只是“局部性”,只影响到曾在军队服役、有军事专业技术和相关经验的人,不影响一般平民百姓。这一种动员也不会影响到强制服兵役的人员。国防部长绍伊古(Sergei Shoigu)亦称其30万人的预设动员人数只占俄国可动员人数的1%。
普京之所以强调这是“局部动员”,是因为“总动员参战”的政治风险其实非常之高。
根据俄罗斯政治学家Grigory Yudin的观察,对于俄乌战争,俄罗斯人民内部分成三派,一是热烈支持战争、支持总动员开战的激进派(15-25%),二是坚定反对战争的反对派(20-25%),三是不关心政治、事不关己己不劳心的一般人(50-65%)。开战以来,普京民望高企、民调显示多数民众支持“特别军事行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到了一般人的口头支持。
但一般人的支持有一个前提,就是战争不影响到其吃喝玩乐的日常生活——当俄国官媒开动战争宣传机器之后,其收视更有明显下降。这种民情正是普京一直不愿意总动员的原因,也同时解释了为何自开战以来,普京是一方面强调西方对俄罗斯的存亡威胁,另一方面却同时宣扬“特别军事行动”之下俄国人民生活如常(普京在乌军哈尔科夫大反攻当日却在莫斯科为欧洲最高摩天轮剪彩就是一例)。
过去几个月面对兵员不足的问题,普京当局一直依靠人们自愿参与,包括在各地以高额奖金招募志愿兵,甚至用上“华格纳军团”(Wagner Group)的私人组织到监狱募兵等等;而在20日的杜马立法中,俄方也缩短了外国人参军而能获得俄国公民权的时间。
相较之下,总动员或者正式宣战,则会严重影响到俄罗斯一般人的生活。此等民生冲击,有可能会像2018年的退休年龄改革一般,让普京民望大跌近30个百分点。在和平时间,这种民意逆转尚可透过政策让步去疏通,但在战时,同一程度的民意滑落却可能引发政局不稳。
如果普京果真宣布总动员或正式开战,这将是孤注一掷式的豪赌,将其个人政治命运完全投放在乌克兰战争的成败之上。
此刻由“特别军事行动”升级至“局部动员”而非“总动员”或者“正式宣战”,可算是普京在务实考虑之下的渐进主义,并未有对乌克兰战场作出孤注一掷。
问题是,“局部动员”能否达成普京想要的战果?
跟开战之初“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目标不同,普京近来在上合峰会以至其21日演说所表达出来的军事目标似乎已转变成“收复顿巴斯”(即卢甘斯克、顿涅茨克两州)。在哈尔科夫失守之前,俄方已控制卢甘斯克全境,并正在进攻顿涅茨克大约四成左右的乌控区,但两个月来几乎停滞不前。而在哈尔科夫失守之后,俄军失去了连接到顿涅茨克的南北陆路补给线,在卢甘斯克地区更遭到乌军的反攻推进。
配合着乌军正在反攻赫尔松的事实,俄军实在没有兵力支援顿巴斯前线,于是在其他办法无法短期内大幅增加军人的情况下,“局部动员”难以避免。
不过,“局部动员”似乎难以达成即时的战果。虽然此刻动员的是已有军事经验的后备役,但要成为一支有效的军队,因应乌克兰战场的再训练是必需的,而且还需要照顾到装备重整和指挥体系重整的需要。因此,动员令离新兵有效投放到战场的时间距离,很可能还需以月计。
而乌克兰目前即将进入寒冬,俄方此刻就要决定应否在冰天雪地之中迅速加快攻击,还是要利用冬天慢慢重整旗鼓,并向欧洲开打能源牌,待来年再大规模推进。
同时,俄罗斯方面未能迅速攻下顿巴斯,也不只是因为人员不足。俄方在战场上有传统火砲的绝对优势,却一直未能抢占空中优势,也未能有效对抗西方精准打击的火砲。在俄军增兵应战之际,西方如果继续源源不绝对乌供应军备,俄方要大幅扭转战局、迅速反攻依然有一定难度。
“局部动员”的效果很可能只止于阻止乌军反攻,并重建以往俄军缓缓推进、乌军缓缓后退的态势。这对此刻低沉的俄军战局而言,已是一种极其正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