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的地缘化演变|安邦智库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带来经济、社会活动的巨大干扰,也推动了国际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环境,以及后疫情时期经济环境都将不同。这种趋势将开启新的地缘货币演变方向。从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尤其是俄乌冲突升级以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来看,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变化令人担心。安邦智库(ANBOUND)过去曾指出,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发生演变,从以美元占统治地位的单一化货币体系向更加地缘化、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演变。
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对各国经济影响的参与程度都明显的增强,这一方面对于稳定各自经济运行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种面向国内的货币政策模式,对其他经济体都带来困扰。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经济体都开启了新的货币政策模式,不断推动货币宽松。尽管这些政策帮助美国快速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同时带来美元货币价值的不断下降。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一方面量化宽松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另一方面,央行通过购买资产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变得举足轻重。这种以国内优先、维持国内资产价格的政策,意味着货币日益成为各种经济体的“必需品”。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内化,对于欧元、日元、人民币等其他主要货币都带来相当的困扰。一方面,美元的波动加大,国际资本流动增加,对于其他各国贸易、投资都带来很多干扰,使得资本“全球化”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各国不得不在货币政策上迎合美联储,从而对国内的货币环境和经济运行带来掣肘。这显然影响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特别是后疫情时期,美元指数波动明显加大,使得投资者和贸易商不得不寻求多种方式对冲货币风险。而经济增长的不同步所带来的能源、大宗商品供应的扭曲,也使得相关商品的价格不断调整,给国际贸易带来影响。同时,政策变化和美元波动对于国际资本市场也带来巨大的影响。这种政策风险不仅引发发达国家市场的波动,对新兴市场带来更严重的冲击。经济主体不得不以持有黄金、比特币,以及数字资产等方式尝试分散风险,回避美元波动带来的风险。
同时,地缘风险的加剧,使得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显示出政治化的倾向。欧美在推动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中,不仅将俄罗斯移出SWIFT清算体系,还对其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交易进行限制,IMF、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也都参与其中。这虽然对俄罗斯的经济和金融带来巨大的伤害,但就长期影响而言,也必然影响到当前以美元为主的国际金融、贸易结算和清算体系的独立性。在政治化倾向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国际金融体系势必将进一步依附于地缘格局的变化。基于这种变化,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也会进一步向多元货币为主的地缘货币体系方向转变。
这种演变之下,安邦智库曾经也提出,人民币作为地缘货币的一种,的确具有国际化的空间。在美国政策变化、美元波动加大、国际地缘风险增加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开放和发展的意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人民币作为主要储备和支付货币,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美元、欧元,以及日元的竞争和博弈。这种竞争实际上也是与中国相关的地缘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的竞争。因此,作为中国而言,在货币政策框架,以及市场开放政策的推动上,都需要对这种货币地缘化的趋势有所预判和研究。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广泛、包容的开放态度。既不能因为汇率波动而过多干预市场,也不能搞“小圈子”,要真正实现人民币与国际其他货币的互联互通,以自身的实力增长,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赢得一席之地。
最终分析结论:
在地缘冲突加剧、地缘风险上升的情况下,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越来越呈现出政治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实际上正日益侵蚀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弱化国际金融体系的独立性,推动了资本的地缘化,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地缘化。
本文转载自安邦智库3月15日“每日金融”分析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