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到中国 阿根廷重启夺回马岛进程
2月中上旬,有关中国“重申支持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Islas Malvinas,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问题上完全行使主权的要求”的声浪仍在引发国际关注。毕竟,北京最新的表态已让英国外长特拉斯(Liz Truss)深感惊诧。
但请北京表态只是阿根廷酝酿恢复马岛主权进程的一部分,阿根廷方面的布局还包括其针对欧洲的行动。
阿根廷方面就马岛问题采取的外交行动是多线并进的。这与阿根廷此前收回马岛行动的低迷形成了对照:英国在2013年组织的、1,600多名合格选民参加的“福克兰群岛地位公投”,以近乎全数岛民支持的结局告终,加之该区域从2007年后一度被列为“欧盟与英国的相关领地”,这使得阿根廷方面一度放下了收回马岛的声音。
但随着英国在2016年脱欧,它使得包括马岛在内的南极一带的全部英国属地丧失欧盟领地地位。阿根廷的机会也随之而来。
阿根廷的行动始于2020年开始的对德法的元首外交。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Alberto Fernandez)专门前往法国和德国游说,并说服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及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使之将马岛排除在英国脱欧协议之外。
这一用意在于让马岛、直布罗陀(Gibraltar)等英国“海外领地”需要为关税等问题独立与欧盟进行谈判,伦敦不得代表其“海外领土”与欧盟对话。此举有助于让马岛等殖民地进一步从英国法统中剥离。
在阿根廷方面持续不断的努力之下,到2021年1月,欧盟方面的决定也最终展现了其成果。
根据此后的新协议,欧盟已在相关的贸易谈判中将马岛、直布罗陀等英国海外领地排除出了英欧协议。也即马岛、直布罗陀等领地,须另行与欧盟谈判并缔约。
对此,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曾对欧盟的强硬态度颇有微词,称其“冥顽不灵”(intransigent),但伦敦也被迫接受现实。在马岛与欧盟独自缔约后,到2021年7月,马岛渔获才再次获准限量进入欧洲。
也差不多就在同一个时候,随着联合国大会“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在2021年6月的定期举行,阿根廷也得到了来自中国的支持。在同期就马岛展开的一场会议上,参会的中国驻联合国大使耿爽即席发言,强调中国“坚定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正当要求”。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马岛问题上支持阿根廷,自1982年后就选择阿根廷主张的马岛为该地标准地名。到2010年7月13日两国首次签署联合声明,“中国坚定支持阿根廷对马岛主权要求”与“阿根廷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同等重要。
即便如此,中方外交官在联合国大会等场合强调阿根廷对马岛主权的正当要求,终究是不多见的。
有迹象显示,阿根廷近来从中国购进装甲车辆、步兵轻武器和反坦克武器等设备,并计划购入中国制战机,又在2022年2月宣布加入“一带一路”,这使得阿根廷方面似乎充分展现了自身依托北京发展自身实力,并在合适的时机复仇英国的意图。以BBC为代表的英国媒体甚至称英国已被此“激怒”,足见这一系列行动的效果之显著。
也就在1月下旬,阿根廷还得到了来自德国方面的“承认”。据阿根廷外交部1月21日发表消息称,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申请过境阿根廷,并申请在无法降落马岛时,改降阿根廷乌斯怀亚(Ushuaia);德国政府也向阿根廷海岸警卫队申请,允许德国“北极星”号科考船停靠在马岛首府“阿根廷港”(英方称史丹利港)。
考虑到目前马岛英国海外属地的身份,这一系列“申请”无疑令人莞尔。虽然德国外交部在2月澄清,称“德国政府就英阿争议岛屿的立场没有改变”,汉莎公司的发言是“私营企业”的独断,并非国家的意志,但德方终究没有解释科考船停靠一事的经纬。这对于重启收复马岛进程的阿根廷来说,足以窥得一些机遇。
目前,阿根廷已在2020年至2021年间重新绘制马岛地图,增设马岛专门政府机构及部长,该国似乎已在西方宣告了自己“收回马岛”的进程。该国从欧洲到中国的外交行动,也展现了阿根廷当局抖擞精神的决心。在军事、经济及外交等各方面元素的加持下,持续了近两百年的马岛之争,或许会随着当下世界百年未有的变局,迎来一种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