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再会王毅 中国为何第四次警告阿富汗动荡?
10月25日,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发布了要求在阿中国公民向使馆报备的通知。称“当前阿富汗安全形势仍不稳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也是中方在2021年度第四次发布类似警告。
此次警告较之中国使馆及外交部在5月27日时发布的“如非必要,请尽快离阿”、6月20日时发布的“尽早离境”和7月29日发布的“尽快撤离”的三次警告虽然相对温和,但中国与阿富汗两国同期展开的首脑会晤已经让这次警告带上了一层官方预告的色彩。
也就在同一天,中国外长王毅在访问卡塔尔期间于多哈会见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代理副总理巴拉达尔(Abdul Ghani Baradar)一行。这也是双方自7月28日后的第二次会面。后者在会见中指出,当下的阿富汗当局正面临设施不足、经费短缺等困难。希望中方与国际社会加大对阿援助力度,帮助阿克服人道主义危机,走上发展正轨。随着中国外交部同日发布安全警告,这一举措很容易让外界联想起中、阿高层在7月28日会面后的局势发展。
此前,巴拉达尔在塔利班当局建政前与王毅的会晤,已经证明了这种高级别政府高官之间的接触可能另有内容。巴拉达尔曾在7月28日塔利班向阿富汗前任政府发动最后总攻前率团前往北京。中国外交部随后在7月29日,先于西方大国一周发布了“尽快撤离”的第三次警告。两周后,阿富汗随即发生政权更替。
不可否认,向阿富汗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到2021年10月,西方长期对喀布尔当局的国际援助已停止运作。美国拜登(Joe Biden)当局还专门冻结了阿富汗前政府约70亿美元的在美海外资产。中国虽然在9月上旬送去了总价值人民币2亿元的粮食、药品等物资,但这相对于阿富汗全境的问题,仍显得杯水车薪。
在北京看来,单纯提供援助是不够的,阿富汗问题需要先设法进入良性循环。外国军队撤出后,阿富汗民众固然有了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机会。但当前的关键仍是要找到一条符合阿富汗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并得到阿富汗人民理解支持的重建道路。
就目前局面来看,北京已把目标定在“引导敦促阿富汗塔利班团结各民族、各派别,搭建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中方正寄希望于9月上旬于第一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后建立的“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藉巴基斯坦、伊朗、乌兹别克、土库曼和塔吉克几个与阿富汗存在民族、宗教联系的国家与喀布尔直接连通,并推动各方势力勾兑、调和进而尽量促成“阿富汗稳局重建”,但这种长期布局较之阿富汗当下困境,正在显出一种远水难解近渴的困境。
就人口将近四千万的阿富汗来说,目前的情况可能较之8、9月时的情况更为紧迫。内无粮饷、外无援助的喀布尔塔利班当局很快就有可能陷入新冠疫情、饥荒及经济危机带来的风波。随着阿富汗即将在10月入冬,该国至少2,200万人将成为饥民,一无所有的喀布尔正急需帮助。在外援未至,而塔利班当局陷于无米之炊的困境时,该国的“不确定”、“不稳定”的前景就变得可以理解。
幸而,从阿富汗塔利班当局处展现出的局面似乎正在逐渐满足各方的需求。的确,阿富汗长期战乱的现状终究是难以一蹴而就的。该国各地依然有大量中小军阀割据;除此之外,“伊斯兰国-呼罗珊省”(ISIS-K)等反塔利班的恐怖组织也仍在活动中。但随着ISIS-K已经以“塔利班驱逐东突分子”为由与之开战,这使得喀布尔的塔利班政府正在持续反恐的大方向上向着北京所满意的方向发展。它似乎意味着塔利班当局可以在高于阿富汗传统(Pashtunwali)的廉价秩序中持续运行,并能在接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外援的基础上,“实现和平稳定,重建美好家园”的一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