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也主张有条件合作 拜登外交框架缺了一角

撰文: 皇金
出版:更新: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及其外交团队半年多来一直有一个盘算,那就是中美可以在“应该竞争时竞争,可以合作时合作,必要对抗时对抗”,但是从气候问题特使克里(John Kerry)两次访华之旅无果而终可以看出,这条道走不通。中国政府半年来立场坚定,诉求统一,即如果美国不先改变,调整对华强硬政策,仅仅通过气候问题对话稳定和管控中美关系,是不现实的。

也就是说,在北京看来,既然美国主张和中国的竞争是应该的、对抗是必要的、合作是有条件的、有选择的,那么中方回馈美方主张的合作,当然也是有条件的。

美国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近来的郑州水灾和美国遭受的飓风灾害,包括东海岸地区的洪水,都应该使得两个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感受到合作的紧迫感。但是,9月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通过视频会晤向克里明确表示,中美在气候方面的合作不能与两国之间的一般关系分开。

如果气候问题无法脱离中美关系实际,那么中美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开展合作呢?或者说,美国该在哪些领域推进和中国的合作呢?8月2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王毅通话。从美方发布的声明来看,布林肯只想谈阿富汗问题,而且只有一一句话:双方讨论了国际社会要求塔利班兑现承诺的重要性,让阿富汗人和外国国民可以安全通行和自由旅行。

2021年8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国宴厅宣布阿富汗战争及撤军结束后离开。(AP)

阿富汗问题的确是中美可以开展合作的议题。奥巴马(Barack Obama)和特朗普(Donald Trump)执政时期,中方就曾扮演积极角色,助力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的政治和解。拜登9月7日也指出中国与塔利班之间“有真正的问题”,相信中国会尝试与塔利班达成某种安排。

而从中国外交部公布的内容来看,王毅和布林肯谈及阿富汗局势的同时,也同时谈到中美关系。近期中美就阿富汗、气候变化等问题开展沟通,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冲突好。中方将根据美的对华态度考虑如何同美方进行接触。

也就是说,从中方视角来看,并不排除和美国在阿富汗及气候变化议题上开展沟通与合作。但前提还是要考虑中美关系发展状态。

但是,从布林肯的表态来看,在阿富汗问题上,他暂时不愿意寻求中国的合作,毕竟他在国会面临的质询压力也很大。如果拜登政府在阿富汗问题上和中国开展协调合作,很容易被国会抓住把柄,甚至被共和党认为民主党政府对华示软,不但丢失了阿富汗,而且让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在此基础上分析,拜登政府半年来主张的对抗、竞争与合作的对华路线,没有任何进展。拜登政府无法真正找准“可以合作”的领域,或者说北京根本不给拜登这个机会。而且,拜登政府的对华对抗与竞争的元素大多是继承了特朗普和右翼的主张。

特朗普右翼势力执政后期,对中美关系缺乏管控,双边关系遭遇自由落体式的伤害。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最大的不同就是注重管控中美关系。按照白宫和国务院的说法,就是“负责任地管控”(responsible management)中美关系。

这种管控和北京主张的管控以及奥巴马时期的管控稍微有所不同。奥巴马时期管控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双边、地区及全球合作,让双边竞合关系正向、积极的发展,避免一些干扰因素影响彼此的合作利益。

但拜登政府的管控更多是为了回归传统、规避风险,避免中美发生冲突。合作也是有限度的合作,而双边关系更多体现对抗和竞争。甚至可以说,拜登政府“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的目的也是为了和中国对抗和竞争。

但北京的言外之意就是,中方不可能按照美方的意愿,在美方想合作的领域开展合作。美方要想和中方合作,就必须考虑双边关系总体温度。如果合作上没有进展的话,拜登主张的“竞争、对抗、合作”对华框架就会崩塌,或者说这条对华路线就是一条死路。

最后再看中国的内政外交。半年来,中国不但成功控制了多点爆发的疫情,而且开展了一系列国内行业改革,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改革和发展。在对美外交上,北京立场坚定,提出三条底线和两份清单,就是要让拜登政府首先做出改变,尤其要调整右翼执政时的一些遗留问题。而拜登政府受困于其他内政外交议题,似乎已经处于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