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大陆正逐渐形成一股势|漫谈国际

撰文: 吴迪
出版:更新:

刚过去的这一周,国际又发生了不少堪为谈资的事。

美俄又怎么了?

周二(13日),美俄领袖拜登(Joe Biden)与普京(Vladimir Putin)刚通过话,谈了俄乌军事对峙、“乌克兰内部危机”、阿富汗局势、气候危机、伊核,以及“俄罗斯黑客对美国选举的干涉”。二人应该再次谈了见面的可能,但白宫和克宫对此都未提供任何具体信息。

可以看得出,二人通话内容是广而深的,然而就在两天后的周四,白宫便以“俄罗斯干涉美国2020大选为由”发起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制裁手段主要是自今年6月14日起(行政令签署起的两个月后)美国金融机构不得向俄罗斯央行、财政部以及俄大规模主权财富基金直接购买新债券,此外还驱逐了10名俄罗斯驻华府大使馆的外交官,连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对8名参与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行为的个人进行制裁,认定6个俄罗斯科技企业为俄罗斯情报机构提供服务,并正式指控俄对外情报部门SVR对美国政府和公司电脑系统实施所谓太阳风(SolarWinds)黑客攻击。

图为2021年4月13日,俄罗斯海军的舰艇从里海转移到黑海。(路透社)

俄罗斯事后也发起了反制裁,包括对等驱逐美国驻俄外交官,禁止美国使团雇用俄罗斯人任行政或技术工作,禁止由美国国务院和其他美国政府机构控制的美国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在俄罗斯开展活动等。

各界对这番制裁讨论最多的是美国对俄制裁的第一点。其实之前美国也多次威胁过,特别是美国财政部2018年威胁对俄罗斯的主权债务市场制裁。不过自那之后,美国就一直削减了在俄罗斯的所有债券持有量。事实上,包括政治在内的各种因素,造成很多外国投资者本来就在减持俄罗斯债券,尤其是美国投资者。近年来,俄罗斯财政部已经转而向当地投资者出售更多债券。

是以此次制裁并不会造成甚大的影响。拜登和普京二人也都明白这一点。更重要的是,这种处理手法也是在暗示,美国暂时不会对俄罗斯现下陈兵乌克兰的形势作出进一步行动。

近一两周,俄罗斯在俄乌边境陈兵数万,既是为了给乌克兰的亲俄派撑场,也是为了警示上任总统近两年来迟迟未能妥善处理乌俄关系的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更是为了告诉欧盟、美国、土耳其“谁才是黑海地区的老大”,属于“宣示领地主权”的行为,预防北约各国趁黑海诸国游移不定而进一步东扩——而另一方面,这也是普京向这再熟悉不过的老对手拜登所发起的挑衅。

按照俄罗斯新宪法,普京可以连任总统一直到2036年。(AP)

对此,拜登显然不甘示软,可是却也知道现下不能令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毕竟美国在中东、中亚等诸多事务上还需要与俄罗斯的合作;而若与俄罗斯关系转恶,那么还会因伊核、中导条约、北溪二号等问题而影响美国与欧盟伙伴的关系;更何况,美国真的需要腾挪精力来处理中国。

在这一方面,伊朗其实也在美国重返伊核协议、撤销对伊制裁等谈判上趁势向拜登施压。伊朗知道拜登不同于特朗普,拜登知晓伊核协议对美欧关系、中东稳定的重要性;伊朗也知道,拜登深知美国不能再继续深陷中东泥沼,毕竟有更重要的事情需应对。

中法德向美国摆姿态?

再看向另一边,继3月份戏剧性的阿拉斯加中美2+2会晤后,两国又于上周在上海上演了另一场戏剧性的会谈。

拜登的气候大使和老搭档、前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继3月访问欧洲之后,于14日至17日访华,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对谈。其戏剧性在于,美国方面这次直接拒绝安排任何媒体会晤。

克里(右二)曾以国务卿职务与时任副总统拜登在奥巴马政府共事多年。(Getty)

这也难免令人莞尔,毕竟解振华才堪称是“你没有资格”一说的鼻祖。便是他于2011年南非全球气候大会上,怒斥西方代表只知做空头承诺,却不曾履行,既不见大幅率先减排,也不见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你有什么资格给我讲道理?!”

不过相较于人员安排,更值得留意的是,克里来华的一大政治任务便是邀请习近平出席4月22日由拜登隆重邀请40余国参与的气候大会,可在克里启行之前,他却也要说“要让中国遵守2060碳中和承诺”之类的话,体现了美国国内自相掣肘的政治氛围。

结果呢?结果是克里刚到上海,中方便宣布,习近平将接受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的邀请,于16日出席中法德的气候峰会。

在周五的视频峰会上,三国领导人谈了减排工作、绿色经济、为发展中国家助力、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十四五”规划给中欧带来的机遇等等……而三国领导人也“一致认为”,要“全面落实《巴黎协定》”。

这何不是在告诉拜登:“气候问题最该兑现承诺的就是你美国”。

图为解振华(右)于2008年出席于日本举办的G8部长级会议。(Getty)

日本踌躇未定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方面,过去一周各界最关注的当然是核废水排放,但其实上述这些事宜也与日本相关。

一方面,菅义伟首相于15日抵达美国华府,开启对美国的访问,其中“中国问题”是他和拜登二人重点探讨的议题。另一方面,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则于14日复合拜登“民主国家联盟”的倡议,要组办“民主联盟”向中国施压,将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推前,因为这个时间线比日本等国家都要晚10年左右。

一边是菅义伟想要趁拜登新上台,塑造对日本有利的日美关系,并和印度、德国等多方联络,试图营造以日本为主导的区域合作进程,再借此跟中国讨价还价;另一边是小泉进次郎这些人在安倍卸任后、自民党权力结构未稳的时段蠢蠢欲动,想借机走向权力中心——很明显他们都各有各的考量,亦很明显的是,他们也都意识到时下亚欧大陆正在形成的一股“势”,而这也使得各方愈发焦躁。

那么,这些变动究竟意味什么?

4月16日,拜登和菅义伟共同在白宫出席记者会。二人此次会晤期间讨论了人权、中国、供应链等问题。(Getty)

“中国”是各方应对美国的筹码

归根结柢,过去一周所发生的事,可谓是过去一段时间的总结。而扣在这一环又一环最中间的,真的还是中国。

如果说早在疫情前,中国的经济动能便已经令其愈发成为国际局势的主导力量,那么内地迅速管控疫情、迅速复苏的现况,便更是令其在国际议题上拥有愈来愈多的底气。

有鉴于此,当中国向美国形成的压力和焦虑感越来越大,俄罗斯和伊朗便可以愈发得心应手乃至“肆无忌惮”地应对美国;欧盟虽然在对华问题上有诸多踌躇乃至不满,却也可以念及中国对美国的压力,遂在诸如气候、科企管控、美元霸权、伊核等问题上对美国展现硬气……

甚至可以说,拜登政府之所以要搞“盟友外交”,固然是因为这是美国的优势资产,但一定程度上,又何其不是因为过往乖乖与美国配合的盟国,如今都意识到中国的影响力,从而开始对美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反叛”?

亚欧大陆的联动,真的是在形成一股势。而在这势之外,美国、日本、英国等海洋国家,看来还会越来越慌,越慌越乱。纵使有有识之士,也既难改变其国内党派政治的掣肘,又难阻止国际大势的变革。

漫谈国际|新增病例再创新高 后疫情时代的主题是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