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与拉夫罗夫无禁区畅谈 中俄关系走向上不封顶新阶段

撰文: 纪澜
出版:更新: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3月22日访华,当天,他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了会晤。
根据中方发布的通稿,双方首先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战略沟通,达成广泛共识。其中,双方“相互通报了各自对美关系近况”。
在中美高层磋商后,中俄迅速进行沟通,两国关系之密切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密切事实上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纬度。

从不结盟到不封顶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月接受媒体访问时称“中俄战略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在3月的中国两会记者会上,他再次被问及中俄关系,称“中俄合作不封顶”。无独有偶,1月18日,拉夫罗夫在年度记者会上谈及俄中关系,也表示俄中协作永无止境。

更早前,在2020年10月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上,被问及“中俄之间是否有可能建立军事同盟”时,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任何事情都是可能想象的”,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拉夫罗夫此次访华并未到访北京,而是选择了中国西南城市桂林。在桂林期间,他乘船游玩:

+2

一直以来,中俄战略协作关系都被称为是准盟友关系,在以往的外交表述中,中俄都对结盟讳莫如深,多次公开表态中俄不结盟。但是从2020年开始中俄官方多次称双边关系上不封顶、合作无上限。

这种全新的外交措辞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回击挑拨

从现实来看,这种表态是对外部挑拨中俄关系的回击,尤其是美国。随着中美结构性矛盾的爆发,美国国内开始出现了有关“联俄抗华”的声音。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时期,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就曾提出建议,通过建立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来遏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影响力。特朗普对普京的种种示好除了有个人私心之外,同样也有着试图联手俄罗斯以遏制中国的考量。

特朗普(右)政府时期,美俄关系也没有获得很大的进展。图为2019年6月的日本大阪G20峰会期间,特朗普与普京会晤。(Reuters)

美国对俄罗斯的拉拢,中国也很清楚。王毅多次表示中俄的合作“既不针对第三方,也绝不会受第三方的挑拨和干扰”。对中俄关系的怀疑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切实存在的。“上不封顶”意味着中俄并不会止步于当下的状态,仍有合作的空间和可拓展的领域。中俄能进一步合作是击退干扰的利器。

中俄更需要彼此

从深层次看,全球战略格局正在调整的过程中,中国正在成为重要的一极,甚至有望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一极。如果按照传统的均势理论(当面对体系内的霸权国或潜在霸权国时,其他的大国将采取制衡的方式来恢复或维持体系的均势),应该会有俄罗斯与美国联手抗华。而现实则是,中国崛起并未带来中俄关系的调整,两者的关系愈发紧密,甚至合作“上不封顶”。

中俄走近有战略原因,如今双方关系进一步提升,从北京的角度说,与美国的较量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从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粗暴打压到现在拜登政府要联合一众盟友来应对,中国面临美国的战略压力在增加。

中国不需要结盟,但需要“盟友式”的伙伴。俄罗斯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是联合国“五常”之一。在中国将强未强而又面对来自美国的围追堵截之际,中国更加需要与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合作来化解战略压力。这种需要的力度前所未有的强。

从中俄两国领导人的交集也可以看出中俄关系的“向好”:

+4

同样,俄罗斯也越来越需要北京。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下降,军事强国的背后,经济成为莫斯科最大短板。在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中,已经没有俄罗斯的身影。俄罗斯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其难以与美国分庭抗礼,即便俄罗斯不是美国针对的最大目标,这也不意味着俄罗斯没有压力。

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多年来一直难以调和说到底是西方并不认同俄罗斯。在西方眼中,俄罗斯的“东正教”国家身份是一种“异类”。这种状况并未随着中国崛起取代俄罗斯成为最大目标而有所缓解,美欧对中俄的打压力度从来没有降低,近年来反而增强了。综合实力日趋下滑的莫斯科更加需要“伙伴”来应对来自西方的敌意。国际格局已经到了甚为激烈的交锋时期,背靠中国仍然是俄罗斯的最佳选择。

尤其是拜登(Joe Biden)上台后新一轮的对俄制裁正在酝酿之中,一年多来的疫情更是让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美国和欧盟仍然深陷疫情泥潭,要提振经济俄罗斯必须进一步向已经经济复苏的中国靠拢。

中俄合作上不封顶这一说法,是两国对合作前景的一种诚意表达,也是对西方社会的一种震慑,更是对未来合作的预告,中俄未来做出远超盟友的合作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