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的特朗普关税战|安邦智库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今年2月份起,特朗普当局开始增加对墨西哥、加拿大等国的关税征收力度,4月份开始推动全面对等关税。自特朗普当局启动新一轮关税征收进程后,几乎每天都可以在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上,看到连篇累牍的文章。

这类文章和评论主要集中于几类内容,一是批评、指责特朗普关税将推高美国通胀,拖累美国经济;二是认为对等关税无法解决美国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等顽疾;三是关税无法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反而会因打乱供应链而导致美国制造业更加困难等。这些内容归纳起来就一个意思:特朗普昏聩糊涂、不懂经济、胡乱决策,最终将连累美国经济深受其害。不过,经济政策预期与效果到底如何,还需要用结果来验证,而数据则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参考。近日,据相关业内人数梳理发现,就目前为止,一些经济数据说明,特朗普关税战的实际效果恐怕并不如主流评论所认为的这般灰暗。

第一、新一轮关税战启动之后,美国的贸易状况和财政收入都出现了好转。4月份美国贸易逆差缩小至20个月最小,财政收支出现了2584亿美元的盈余。业内人士表示,增加关税收入,减少预算赤字,是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的目标之一。由于财政赤字几乎肯定会转化为政府债务,因此,如果没有多年的超支,联邦政府就不会揹负数万亿美元的债务。虽然特朗普当局的关税政策自启动时起,很多人就从方方面面论证对等关税无法解决美国双赤字(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难题。

2025年4月2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白宫玫瑰园就“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问题发表讲话。(Reuters)

但是,在一众强烈的质疑声中,最新的贸易数据和财政数据都出现了显著的收获。2025年4月,美国商品与服务出口同比增长8.6%至2893.7亿美元,进口增长3.4%至3509.9亿美元,贸易逆差同比缩小15.7%至616.2亿美元,环比抢出口的3月份的贸易逆差1383.2亿美元,缩小了55.5%。这是自2023年10月以来美国最小的贸易逆差。

2025 年4月,美国政府收取了8502亿美元的收入,同时支出了5918亿美元,当月获得财政收支盈余为2584亿美元。这一盈余水平,仅次于2022年4月的3082亿美元盈余。

从与关税政策直接关联的关税收入来看,4月份关税收入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29.6%,前四个月关税收入累计5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虽然4月份关税收入同比只增加了92亿美元,前四个月也只增加了301亿美元,但是,业内人士强调,这些成倍增加的关税,还仅仅是特朗普关税计划中部分政策生效带来的结果。其主要的关税计划——对等关税虽然在4月初宣布了,但为了与贸易伙伴达成协议,特朗普将生效日期后延了三个月。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美国财政部称,财政收支盈余主要是由“大额个人税款存款”推动。但4月份的贸易逆差同比缩小15.7%,关税收入翻倍增加,4月份出现了罕见的财政盈余,这些数据只能够证明特朗普的关税计划正在奏效,而非失效。

当然,尽管有巨额财政收支盈余,但一个月份的盈余不足以扭转更广泛的财政赤字趋势。从2024年10月到2025年4月,美国财政收入3.11 万亿美元,但支出了4.159万亿美元,导致2025财年7个月积累了1.049万亿美元的赤字。但不能因此否认特朗普关税增加了财政收入,缓解并降低了财政赤字。

美国2025年至今的关税及相关税项收入,明显比去年为高。(Wharton)

第二、美国制造业持续保持扩张,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回升。根据美国政府6月23日公布的PMI数据显示,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52,比5月50.9的初值回升了1.1个百分点,高于预期的51,为2月以来最高水平。

此前,美国制造业PMI在今年2月份录得52.7,这是2022年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后,今年3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49.8,跌至荣枯分界线之下,不及预期的51.8。

但在特朗普开始推行关税计划之后,制造业PMI也随之回暖。4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回升了0.5个百分点至50.7,高于预期的49。5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继续回升0.2个百分点至50.9,创两个月新高,也高于预期的49.9。

业内人士表示,6月PMI初值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末继续增长。具体而言,6月的商业活动和新订单继续增长,特别是制造业需求的改善推动了就业增长。

2025年7月3日,美国爱荷华州,图为特朗普出席一个集会活动时,准备发表讲话。(Reuters)

就业方面,企业为应对增加的工作量,加快招聘步伐。在服务业的就业增幅创下了五个月来的新高的同时,制造业就业增长速度也有所提升。

积压订单方面,6月制造业工作积压订单指标,自2022年9月以来首次上涨。这意味着制造业企业在增加生产的同时,仍然面临无法及时完成的订单。这意味着美国制造业订单已经超过其产能,所以导致了订单积压。

企业信心方面,尽管美国企业总体上依然存在相当多的谨慎态度,但自4月以来,美国企业界对贸易的担忧和政府政策的不安情绪有所缓解,制造业的信心略有回升,部分原因是他们希望从贸易保护主义中获得比服务业更多的好处。

第三、美国通胀上升水平好于预期。5月美国通胀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4%,均低于市场预期。从数据来看,特朗普的关税计划也并未实质性大举加重美国消费者的支出负担,这意味着关税向通胀水平的传导效应暂时不明显。

此前,4月份美国CPI环比上涨0.2%,同比涨幅从3月份的2.4%回落到2.3%。有部分评论认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有滞后性,将在5月份的通胀中才会体现出来。所以,专家们预估5月份美国的CPI将从4月份的2.3%回升到2.5%以上,环比上涨0.2%以上。

美国过去一年的通胀率。(Trading Economics)

然而,6月1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却出乎评论界意料。5月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4%。低于道琼斯公布的0.2%和2.5%的预估数。美国的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5月份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8%,而预期分别为0.3%和2.9%。所有项目的CPI同比涨幅仅比4月份高出0.1个百分点,环比涨幅则降低了0.1个百分点,而核心CPI保持不变。

业内人士表示,分类看,关税反对者认为会上涨的项目,在五月份反而出现了下跌,尤其是汽车和服装价格。2月份特朗普宣布对汽车和零配件征收25%的关税。但三个月后的5月份,新车和二手车价格环比分别下跌0.3%和0.5%。大多数人认为新关税将推动服装价格暴涨,但5月份服装价格环比下跌了0.4%。

美国通胀数据显示,5月份消费者价格涨幅低于预期。因此,特朗普的关税尚未对美国通胀产生重大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当下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后续动向仍然不确定。但是,美国上诉法院的几份裁决和白宫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显示,特朗普不断变化的关税说辞实际上暗藏着一个保持不变的底线:大体上的基本计划是对中国保持30%的关税,对所有其他国家保持10%的关税,然后给所有国家12个月的时间降低非关税壁垒并开放经济贸易。一年以后,特朗普对继续保留美国难以接受的非关税措施和对一些领域拒绝开放的国家,可能会继续增加关税。

美国5月零售和餐饮销售额环比下降0.9%。(Reuters)

业内人士表示,特朗普当局新一轮关税政策启动前后的经济数据存在着鲜明的对比。4月份,人们预期的关税将推动通胀,现在的预期显然降低了很多;人们预期关税无法降低美国顽固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结果特朗普的关税计划仅生效了一部分,就已经获得了缩小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的显著效果;人们以为关税无法改变美国的投资环境,制造业回流不太可能,但事实上数万亿美元的投资正在流向美国,美国企业自己也开始在美国投资制造业(连海尔这样的中国企业近日也正式决定斥巨资将旗下部分洗衣机生产线迁回美国),制造业的经济景气指数PMI也随之上升;人们预期美国的贸易伙伴将强烈反制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但实际上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正在争先恐后地与美国展开贸易谈判,希望可以与美国达成比较优惠的贸易条件。

此前,对特朗普关税政策提出猛烈批评的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øk)近日在题为《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智胜所有人吗?》的报告中表示,“贸易伙伴将对仅10%的关税感到满意,美国的税收将会增加4000 亿美元,也许特朗普比我们所有人都聪明”。这一态度的转变值得关注。

最终分析结论:

就现有的数据整理可以发现,特朗普当局启动新一轮关税战之后,美国制造业、通胀指数的发展态势并不如最初一众评论家所认为的那般令人沮丧。当然了,就美国经济在这两到三个月之间发展态势而言,从科技投资以及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经济指标的变动上可以发现,美国经济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特朗普本人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的举动也说明美国通胀的后续走向仍难令当局“高枕无忧”。

此外,加拿大等国的最新动向表明,特朗普当局的“对等关税”正在面临较多的国际阻力。因此,尚不宜简单认为关税战对美国经济基本没有负面影响。但是,在关税暂缓期仅剩下6周左右的时候,部分关键经济指标的走强无疑给了特朗普本人坚定既有立场的底气。

本文原载于2025年6月30日的安邦智库每日金融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