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城市全球最具增长潜力?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68%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未来十年将有约25亿人迁入城市,城市将成为全球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2024年,英国房地产咨询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发布《韧性城市:增长中心指数》报告,指出亚洲,尤其是印度城市正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城市群体。
该指数覆盖了全球230个GDP超过500亿美元的城市,评估维度包括经济基本面、知识与科技、ESG指标以及房地产发展,重点关注城市在外部冲击下的韧性与可持续性。2024年榜单前15名中有14个亚洲城市,印度占据5席,4个城市跻身前10,班加罗尔更位居首位。相比之下,中国同样有五个城市上榜,但整体增速略逊,尽管其GDP总量普遍更高。
印度上榜城市包括:班加罗尔、德里、海得拉巴、孟买、加尔各答,位列1、3、5、8、11位;而中国城市有深圳、广州、苏州、武汉、东莞,分列第4、7、12、14、15名;越南的胡志明市和河内也表现强劲,分列第2和第6位。
作为印度第三大城市和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常住人口超1300万,是印度最具全球化特征的科技城市。2023-24财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班加罗尔名义GDP约为1300亿美元,占卡纳塔克邦43.65%的GSDP(印度特有的邦GDP的缩写)。其所在邦GSDP年增长10.2%,远高于全国平均值8.2%。凯德印度信托2024年年度报告,预计到2035年,班加罗尔将维持年均8.5%的GDP增速。“印度硅谷”的地位使其成为全球IT外包、软件开发与初创企业的首选地,每年吸引50-6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城市拥有逾2.5万家IT公司,包括微软、Google、英特尔(Intel)、高盛等设有研发中心,吸引大量国内外人才。过去十年,班加罗尔人口由540万增长至超千万,拥有全国34%的科技人才,其中48%的IT从业者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强劲的人口流入、科技产业集聚和中产阶层崛起,正在重塑城市消费结构与房地产格局。
海得拉巴,印度南部的IT与生物科技中心,拥有“海得拉巴讯息技术工程城市”(HITEC City)等高科技园区。人口约680万,是印度第六大城市经济体。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在此设立研发中心,制药产业高度发达。根据特伦甘纳邦政府的数据,2023-24财年GDP达950亿美元,增速达11.9%。
加尔各答是印度东部经济中心,人口约640万,人口年增长率约为1.76%,是印度第五大城市经济体。传统强项为重工业和机械制造,现已转型为新兴IT基地,在Salt Lake Sector V和New Town区域聚集了众多IT公司和科技园区。根据西孟加拉邦的统计数据,2023-24财年GDP达1500亿美元,增速11.54%,人均GDP为14348美元。
除了以上榜单里高速发展城市,这里不得不提另外两个高速发展的城市,钦奈和科钦。钦奈是印度的第四大城市经济体,被称为“印度底特律”,印度最大的汽车和电子出口基地,占全国汽车产量30%;印度重要的IT和BPO中心,拥有多个软件科技园区,如Tidel Park。人口约890万,GDP达1439亿美元,增速11.54%。科钦是印度新兴的二线增长城市,位于印度南部阿拉伯海沿岸,依托港口和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吸引全球投资,成为印度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从数据来看,尽管中国城市在GDP总量上遥遥领先,但印度城市凭借更高的增速和人口红利表现出更强的增长潜力。中国深圳GDP约4734亿美元,增速6.0%;苏州约3600亿美元,增速4.5%;武汉约2800亿美元,增速5.7%;东莞,约1586亿美元,增速2.8%。相比之下,印度主要城市普遍维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显示出更强的扩张势能。
第一太平戴维斯报告强调,其增长中心不仅关注GDP规模和增速,更关注人口红利、家庭财富增长、城市吸引力与产业韧性。具体包括:经济指标主要考察2033年GDP总量(未来第十年)、增速及信用评级;人口指标是十年人口与移民增速、劳动力比例;财富指标包括人均GDP提升、年均收入7万美元富裕家庭数量增长;科技与ESG指标包括高等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房地产活力包括城市扩张空间与消费能力。印度上述高增长城市的共同特征在于高科技驱动、年轻人口红利、强劲的外资吸引力与城市功能多元化。
过去,孟买与德里是印度经济轴心,但近年来,班加罗尔、海得拉巴、加尔各答、钦奈、科钦等东南部城市崛起迅猛,代表着“新城市逻辑”,即以讯息技术、先进制造与创新产业为引擎,打造更开放、更外向的城市生态系统,吸引投资与人才加速聚集。与此同时,这些城市的发展还拉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繁荣与服务业扩张,带动整个区域的现代化转型。
2024年,微软宣布撤出上海研究院的AI实验室,将全球AI与物联网研究重点转向印度,并在班加罗尔与海得拉巴新设实验室。截至2025年,微软在印度已拥有逾2万员工,并计划培训1000万AI人才。在制造与出口方面,钦奈、科钦、加尔各答等港口城市亦因全球供应链重组而受益,成为产业外迁的重要承接地。
未来十年,亚洲城市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主战场,尤其是拥有年轻人口、高速城镇化和高技术产业基础的印度城市,在“增长中心”的评比中表现抢眼。第一太平戴维斯预计,到2033年印度主要城市GDP将增长68%以上。
在城市经济与产业竞争中,韧性与可持续性已超越传统规模逻辑,成为新一代城市成长力的核心指标。印度城市的集体崛起,不仅是“人口红利”的兑现,更是数字化、全球化与技术产业共同驱动下的新增长范式。
最终分析结论:
印度城市的集体崛起在未来十年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班加罗尔、海得拉巴、加尔各答等城市凭借其高科技驱动、强劲的外资吸引力和年轻的人口红利,表现出较高的增长潜力和经济韧性。这些城市正逐步超越传统的经济中心,成为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新兴增长极,对全球投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移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原载于2025年6月15日安邦智库的每日经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