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并非毫无章法 日内瓦会谈后的中美贸易战依旧惨烈

撰文: 郑真
出版:更新:

中美日内瓦会谈是中国抗争美国关税大棒的阶段性成功,暴露了美国无法同中国硬脱钩的事实。但也必须认识到非理性关税一降到底的背后中美仍然在打贸易战。

美国4月2日对华加征的34%关税,10%已经开征,24%只是暂停90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加征的芬太尼关税并未取消,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时期美国的对华关税也还存在。关税挑战是切实存在的。

中国有一定的应对筹码,稀土资源、庞大规模的美国国债等都是核弹级别的反制武器。但正如核大战不能轻易点燃,中美不到不得已都不会最后使用大杀器,因此实际的贸易战较量,是常规的忍耐度较量,是整体实力的较量。

中国积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开辟第三国市场以降低中国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美国为了应对中国的关税报复也在积极为美国商品寻求新买家。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特区白宫玫瑰园签署关税相关的行政命令。(Reuters)

中国暂停接收美国波音飞机后,特朗普5月14日访问卡塔尔期间,卡塔尔航空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2,000亿美元的购机协议,涉及160架飞机。这是波音历史上最大的飞机订单。英国国际航空集团(IAG,旗下有英航)是欧洲第二大航空集团,在英美谈判期间承诺向美国波音公司采购价值100亿美元的飞机。

中国一直是美国农民的重要市场,最近几年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贸易战损害了美国大豆、高粱和猪肉产品对中国的销售,也为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创造了新的机遇。而美国也在为美国农产品寻找新市场。

美国已经和英国率先达成了贸易协议,协议中包含了英国促进牛肉、乙醇、农产品等美国产品进口。近日据欧盟贸易与经济安全专员透露,欧盟可能会承诺额外购买56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以结束与美国的关税对峙。媒体报道说欧盟考虑通过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某些农产品如大豆等,迅速地解决这个问题。考虑到中美贸易战现状,欧盟考虑购买的这些商品显然不是巧合。

日本大量农产品依赖于海外进口,大豆和玉米的进口分别有69%和46%来自美国,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大客户”,在日美两国的关税谈判中,美国直接要求日本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日本政府内部也提出了扩大美国大豆和玉米进口量的方案。

5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室办公室宣布英美达成贸易协议,同英国驻美大使文德森(Peter Mandelson)握手。(Reuters)

2025年2月印度总理莫迪在特朗普上台后不久就访问了美国。在特朗普全球对等关税出台之前印度就考虑取消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税,同时印度石油部已要求企业尽可能增加能源进口。此外,印度还在考虑降低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关税。

全球对等关税是美国向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同时开打贸易战。不少声音认为特朗普同时对全球开征关税非常蠢,也分析指出对等关税施行不久就不得不暂停90天,暴露了特朗普的力不从心。美债、美股、美元的过度波动,确实是特朗普不能承受之重。

但是特朗普打贸易战并非毫无章法,并非没有胜算。在相同的压力下,各国容易陷入囚徒困境,美国逐一同各国谈判有相当大的腾挪空间。如今的谈判现状就是如此。美国可以要求其他国家购买美国产品,甚至对一些国家提出涉华贸易要求,但是中国要想联合各国一致抵抗美国的关税压力并非易事。日内瓦会谈后中国面临的关税挑战用“惨烈”来形容毫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