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伊斯坦布尔谈判:缺席的普京在等什么?
5月15日的俄乌伊斯坦布尔谈判,可算是一场失诸交臂的历史性时刻。这场谈判将会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自2022年4月以来的首场有关停火的会晤。本来要求“先停火后谈判”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施压下决定亲到伊斯坦布尔“等普京(Vladimir Putin)来”;而特朗普也刚好正在中东访问,改变行程走访土耳其非常便宜,特朗普自己也提过这个可能性。
但最后,提出这次谈判时间和地点的普京,没有应泽连斯基呼吁出席,只决定派出总统助理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副国防部长福明(Alexander Fomin)等同样领导2022年俄乌谈判的较低级官员出席。
眼见这次伊斯坦布尔谈判不会出现美国总统促成俄乌领袖时隔5年半首会的威风画面,特朗普也决定继续其中东三国行的最后一站阿联酋行程--在这些阿拉伯富国收割千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或订单,显然更为重要。
没有“泽普会”,这场伊斯坦布尔谈判固然有点失色,但也至少把“绝交”三年的俄乌官员带到同一张谈判桌。
如果我们不谈历史性和象征性的东西的话,普京在谈判前一天特别为此开了包括防长、外长、俄军总参谋长的高层会议,而乌克兰和美国则派出了有力的人物到伊斯坦布尔:前者当然有泽连斯基到访土耳其,就算不直接参与谈判也会在场外坐镇;后者则由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挂“中东特使”头衔的特朗普外交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以及被俄罗斯拒诸门外的俄乌特使凯洛格(Keith Kellogg)--共和党内部对于俄乌战争的不同意见几乎全都由这三个人代表了。
高层的参与为俄乌破局提供了结构上的必要条件,但这却不是破局的充分条件。
谈判只是“和平噱头”
直到今天,俄罗斯依然要求俄乌和谈要在2022年伊斯坦布尔和议草案的基础上面开展,当中包括了要求乌克兰严格裁军(其中一个版本要求军队规模不得超过8.5万人、导弹射程最多40公里等)、禁止外国驻军、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等条件,几乎相当于要乌克兰承认战败,反映出2022年3月初俄军兵临基辅城外的情势。
而且,由于俄罗斯其后透过“公投”将乌东乌南四州法律上并入了俄罗斯,俄方依然要乌克兰接受这四州并入俄罗斯的事实,相当于要求乌克兰从前线往后撤。美方此前曾提出由美国来承认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控制权,并实际上接受这四州部份地区由俄罗斯控制,以此来达成停火。但俄罗斯对这样有利的方案也没有公开接受。
连曾经公开说过不关心乌克兰死活的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也看不过眼,称“俄罗斯不能指望可以获得他们还未有征服回来的领土。”
如果普京不放松上述的要求,这次俄乌谈判最多也只能是演演戏,用来满足一下特朗普自命“和平缔造者”的虚荣心。有美国媒体就报道,特朗普最近已经在跟幕僚说,如果他能够让俄罗斯和乌克兰重启直接和认真的谈判,他已经觉得自己赢了,可以让美国退出俄乌停火会谈,把注意力放在其他议题之上。
普京不会不知道他的要求让此刻的任何谈判都不可能取得进展。他到底是在盘算些什么呢?
敷衍与拖延
特朗普上台后试图叫停俄乌战争以来,普京确实是在敷衍应付。先是跟特朗普同声同气要求乌克兰举行选举,言下之意就是要踢走泽连斯基,并将“不求和”的责任推到泽连斯基身上。
但到2月28日的“白宫骂战”之后,泽连斯基180度转軚,对特朗普几乎是“言听计从”,30日全面停火、美乌矿产协议等等全都同意了。
反而是普京一直拖延停火,将30日全面停火变成了30日能源基建停火,擅自在他和特朗普通话谈成的黑海停火协议中加了一连串解除俄罗斯制裁的要求,到特朗普开始公开质疑普京的和平意愿之后,普京就提出复活节30小时停火、胜利日3天停火之类无改战争现实的“和平噱头”,只是摆摆姿态让特朗普看到他也有在以他的方法来寻求和平。
毕竟,特朗普是美国难得一见的“亲俄”总统,维持同特朗普的个人友好关系对俄罗斯无论如何也是有利的。
这次伊斯坦布尔谈判本身也是普京的“和平噱头”之一。事源英法德波四国领袖5月10日一同到了基辅,通电特朗普和30个未来愿意协助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的“意愿联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国家,一同向普京提出5月12日接受30日全面停火的“最后通牒”,威胁若不停火即会推出新的制裁。
普京的回应就是提出5月15日在伊斯坦布尔无条件同乌克兰谈。本来泽连斯基也是坚持“先停火后谈判”的原则。但是特朗普却在社交媒体上要求泽连斯基“立刻”接受普京的会谈提案。泽连斯基就“打蛇随棍上”直接说他会在伊斯坦布尔等普京来跟他谈。
这种做法也是泽连斯基版的“和平噱头”--他明知道普京不接受两人是“平起平坐”的,根本不可能会来伊斯坦布尔跟他谈。泽连斯基只是想利用普京的缺席来向特朗普证明拒绝和平的普京而不是他自己。
进一步的制裁
不过,普京还能敷衍特朗普多久呢?英国、欧盟都已经在准备针对俄罗斯的进一步制裁。欧盟14日就初步通过了针对俄罗斯绕过西方制裁出口石油的“影子船队”的第17轮对俄制裁,下周料将正式获得通过。
另一边厢,正在美国参议院推动新的对俄制裁的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也将出席正在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利亚(Antalya)举行的北约会议,将向其他国家介绍他的制裁办法(按:主要是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虽然格雷厄姆是传统的共和党外交鹰派,却同特朗普甚为友好,我们不能排除他这次“乱入”北约会议背后是有特朗普的授意的。
为了继续敷衍特朗普,俄方可能会在15日的伊斯坦布尔谈判中提出一些与即时停火无关的进程,从而进一步把事情拖下去。
普京到底在等什么?
等待为了收成所作的准备
自2022年下旬乌克兰反攻夺回大片土地之后,战争形势基本上都在俄罗斯这一边,但缓缓推进的俄罗斯打了两年多,死伤数十万人,损失大量武器,所夺得的乌克兰领土还不到乌克兰面积的1%。
在地面战的前线,由于双方大量使用无人机,几乎完全没有集结兵力突击的可能,只能靠数十人步兵小队慢慢推前。如今俄军为了加速推进,甚至要士兵骑着“人包铁”而不是“铁包人”的摩托车冲锋。
而由于无人机受电子战干扰严重,双方都开始使用连着光纤的无人机,从无线年代回到了有线年代。
这样的战争打下去又有何意义?
普京并非不知道战争必需在短期内有一个终结,但他知道特朗普只愿意做不需要付出实际成本的“和事老”,美国不会用给乌克兰的安全保证来换取乌克兰在领土谁属等问题上谁步,也不会像拜登(Joe Biden)政府那样持续无偿给乌克兰送武器。
美国的军援到本年夏天一定会枯竭,乌克兰只能依靠欧洲提供武器,或提供资金来跟美国买武器。普京在等的就是这一个时刻的来临:如果没有美国直接军援,乌克兰前线支撑不下去,出现溃败的情况,当然对俄罗斯达成其战争目标无往而不利;反过来,如果到时候,乌克兰依然能够坚持下去,维持像现在那种缓缓后进却不溃败的局面,到时候再接受特朗普那种就地停火的方案也不迟。
在特朗普不会再继续对乌援助的前提之下,“等待”确实是普京最大化其战争“收成”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