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产业政策为何还算是保守主义?
特朗普政府的产业政策,是保守主义产业政策体系的一个分支。这是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发育成熟,扩展蔓延,体现在产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一种反映,所以只要有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存在,那么在保守主义文化潮的冲击下,保守主义的产业政策和消费形态就一定会出现,并且整个世界将会看到它的到来。
保守主义产业政策是逆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受到逆全球化的推动。如何理解这一观点,那么可以用历史现实主义的视角,从过去到现在来观察一下。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在世界上是率先使用可互换零件和组织要素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制造业产能大幅提升,同时也给竞争对手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加入中产阶级,推动了耐用品支出的大幅增长,例如汽车和新房所需的家电。这时的美国,成为美国制造业产品的最大买家。
这些产品中有很多在当时都属于高科技产品,例如洗碗机、电视机和喷气式飞机,它们往往源于战争期间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同时,得益于20世纪初开始的高中教育运动,美国拥有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劳动力,这一点对于消费文化也具有极大的意义。从20世纪50年代之后,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降。原因是因为美国人变得更加富裕了,他们将更多的支出投入到旅游、餐饮和医疗等服务业。能买的车就这么多,然后就不得不开始购买服务。
此后,就业岗位随着支出的增加而增加,因为购买服务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服务业,例如酒店、银行、律师事务所和医院。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制造业就业岗位基本持平,但服务业就业岗位不断增加。美国的制造业走低,服务业走高,就是这么形成的。
问题在于,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制造业更多的离开美国的同时,还有更多的人口,这包括制造业的人口,但也包括有服务业的人口,他们的收入水平不断降低,开始脱离富裕阶层,掉落到中产阶级的底端,甚至干脆脱离了中产阶级,进入到社会贫困群体当中。这种情况不但滋生了普遍的不满,还让人对所谓的“繁荣”以及导致繁荣的全球化产生疑虑,于是逆全球化的潮流应运而生。人们希望制造业回来,希望有更多的普遍高收入,实质都是希望美国中产阶级群体的复兴。中产复兴,这是美国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日益深入人心的社会基础,注意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
现在,特朗普政府的保守主义产业政策并不确定,有着异常粗糙的政治皮肤,存在着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甚至连精确解释,都难以做到,因为知识分子群体并不站在特朗普的一边,他在美国社会中缺乏一个关键的、有说服力的支持群体,根本无人为他做出解释。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将制造业回归美国,等同于中产阶级复兴的保守主义目标。各种视频四处飞舞——肥胖的美国人坐在缝纫机前,笨拙地在缝制牛仔裤。当然,在生产线上痛苦地拧螺丝的美国人,也是逗趣视频常见的景象。
实际上,制造业回归美国是有可能的,只是这种制造业并非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而是高科技制造业,拥有各种智能化的设备。现代建筑科技,连砌墙都能用成熟的机器人来代替瓦工。早在2011年的时候,Ultimaker公司开始出售价格从1300美元到2750美元不等的增量生产系统。这些生产线可以被利用到多个领域:航空航天,建筑,汽车,国防,牙科等领域制造各种产品。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很早就采用高端3D模型生产超级复杂的涡轮部件,所以高科技制造业绝非是天方夜谭,这才是特朗普想要的美国高科技制造业,他真正担心的是这种制造业出现在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在中国。
那么这种高科技制造业可以解决乡村的“红脖子”的问题吗?
答案,当然可以而且方法简单。这就是世界各国都在使用的转移支付、福利保障以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这种解决方案其实是可靠的,关键在于可持续的运作以及充足的资本支持。只要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基础被真正夯实,那么这些就是能够解决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价格。保守主义的产业政策,无可避免的会因产业的重组而带来价格上涨的问题,其实适当的价格上涨并不是大问题,在美国而言,4%左右的价格上涨就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收入水平能够同步上涨,换句话说要有相对理想的经济增长;而要确保收入水平的同步上涨,就必须确保充分就业,当劳动力供应紧张之际,全社会收入水平的上涨就会得到确保,并且相对容易实现。对于特朗普而言,最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推动制造业回归,同时阻止移民,这样劳动力供应自然紧张,收入水平的上涨就会容易实现,尤其是加以减税措施的配套,那就更是如此了。
很显然,保守主义的生产方式,并非是一种廉价的生产方式。社会消费需要做出某些微妙的改变,才能配合这样非廉价的生产方式。在美国,这样的保守主义消费理念正在形成,时尚正在出现改变。在一个服装艺术节,有主播访问那些参加者,有人指着自己西装说,这套西装很贵,但我已经穿了很多年;有人指着自己的名牌皮鞋自豪的说,这双皮鞋我已经穿了七、八年。价格昂贵,但耐久,这正是消费时尚的改变。甚至华尔街日报的时尚版标题,现在也出现了变化——“酷男喜爱爷爷风”。
这对于所谓“快时尚”的生产者,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类似ZARA、Uniqlo、SHEIN等等,通过网购,快速购买、快速消费,然后很快就会扔掉的消费品,已经不是时尚。保守主义消费文化,更讲究的是耐久的“老钱风”。如果这种消费时尚持续下去,那些生产廉价快销品的生产商们,如不能创设自己的耐久高价品牌,则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危机。耐久和高价,这样的消费特性,一方面适应了价格上涨,但另一方面,又是适应了人们的钱包,这就是消费文化的微妙之处。
其实,保守主义的产业政策,最核心的部分是保守主义文化,它受到文化的催动和左右。保守主义产业政策的成功,需要仰赖保守主义文化,尤其是要以保守主义的消费文化作为基础。没有保守主义消费文化的支持,就不大可能取得成功。
现在的美国,保守主义的消费文化,的确正在兴起,这有利于保守主义产业政策的实施,但显然这还需要时间的配合,因为文化总是需要时间来养成的,所以特朗普政府的保守主义产业政策,目前依旧显得过于激进,它出现某种回缩和修正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保守主义的产业政策,已经成为趋势,甚至根本就是美国两党的共识。过去民主党就多次提出,要推动美国提高关税。今后的美国一定将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演进,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但方向并不会出现改变。
最终分析结论:
特朗普保守主义产业政策是逆全球化的组成部分。从历史现实主义视角看,制造业回流美国实质是希望中产复兴,也是可能的。不过,这种制造业并非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而是高科技制造业。保守主义的产业政策成功需要仰赖保守主义文化,尤其是要以保守主义的消费文化作为基础。现在美国的保守主义消费文化的确正在兴起,但需要时间。
本文原载于2025年4月14日的安邦智库每日经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