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投资 欧盟尚须放下戒慎恐惧的本能反应
近日,一则有关里斯本中资医院受援争议的消息在欧盟舆论场持续发酵。据悉,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是一家名为“Santa Mario”的大型综合医院,该医院由中资背景的复星国际控股,是目前葡萄牙国内最为知名的私立综合医疗机构。
在最新一轮德国对葡萄牙的疫情医疗援助中,该医院成为最大受益方。这一案例引发了柏林方面的不满,并连带引发了欧盟舆论场相当程度的震荡。
舆论一方面把矛头指向葡萄牙卫生当局,指责其没有提前说明主要受援方是中资背景的私立医疗机构。另一方面,则对该中资医院秋后算账,历数其闷声发大财的“罪恶往事”。
比如葡萄牙知名独立调查记者巴罗什(Rui Barros)称该医院在新冠疫情爆发的头七个月里总共从葡萄牙政府那拿到了高达4,000万欧元的财政拨款,并对葡萄牙乃至整个欧盟至今仍然缺乏对中国投资之于欧盟影响的系统性讨论忧心忡忡。
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余温尚存之际,如此“友邦惊诧”式插曲的出现显得颇不和谐,其背后反映出的当下欧盟对中资种种纠结心态的问题更为耐人寻味。
如果说“私人资本属性”强烈的复星国际因为“不当受援”而激起舆论震荡的话,一些在欧盟官方看来更具“北京主导色彩”的中资经略行动则受到了实质性的政治打压。
2018年,德国联邦政府出手阻止了中资背景的烟台台海集团对该国西北部艾伦镇的机床制造企业——莱菲尔德金属旋压机制造公司(Leifeld Metal Spinning)发起的并购,这家拥有约200名员工的莱菲尔德专门生产用于航天和核工业的高强度材料。在对这项交易进行调查后,柏林方面认为交易可能会“危及德国的公共秩序与安全”。
其中的依据则是2017年9月德国联邦议会通过的有关加强对有意收购被视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外国投资者实行严格管控的法案,虽然法案没有明确针对特定国家,但鉴于彼时中资大举进军欧陆之势,中国显然是重要目标之一。
无独有偶,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重点项目的匈塞铁路也遭遇了类似命运。该项目于2015年11月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峰会期间敲定,但在后续推进阶段遭到欧盟方面的强力阻挠:2017年2月,欧委会启动了对该项目的立案调查,以查证评估这个总额28.9亿美元铁路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以及其与欧盟有关大型交通项目招标法律的兼容性问题。
这一项目也因布鲁塞尔方面的合规调查而陷入僵局数年,直至2020年5月,历经布鲁塞尔-北京-布鲁塞尔三方反复角力撕扯的匈塞铁路项目才正式获得匈牙利国民议会的批准。
毫不夸张地说,上述种种纠葛充分反映了欧盟——尤其是作为“欧盟经济引擎”的德国对中资进军欧陆的矛盾心态。一方面,经历过欧债危机洗礼的柏林执政精英明白,在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日益松动的大势之下,欧盟未来的经济振兴离不开中国投资的帮扶——这一点从默克尔(Angela Merkel)力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判的一系列努力中可以得到充分映证。
另一方面,基于意识形态的长期偏见,柏林决策精英仍然对中国投资背后的政治动机疑虑重重。在这种偏狭心态之下,一些对常规商业投资行为“过度敏感”的案例就层出不穷——最近的中资医院受援争议即为明证。
在对中国投资的矛盾心态之外,德国产业资本集团心照不宣的“欧盟自留地”心态也部分促成了近年来频发的对中国投资的“酸葡萄行为”。在这一理念中,整个欧盟——尤其是环日耳曼文化圈的中欧四国,被作为德国产业资本的后花园。
为此,德国产业资本集团往往将在四国产业链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掌控地位视为理所当然之事。进而对任何试图染指其后花园的外来资本持高度排斥姿态,并尽一切可能地进行打压。
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达成的当口,中欧在地缘战略——特别是地缘经济层面的合作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对中国投资的矛盾心态也好,“欧盟自留地”的保护主义成见也罢,都是试图在全球地缘格局中成为自主一极的欧盟亟待克服的理念性障碍。如果欧盟放不下这种戒慎恐惧的本能反应,自主一极之梦亦难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