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俄疫苗奉行二律背反策略难成功
“非常抱歉,您的问题现在已成为这里的舆论雷区,高层明令禁止我们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邀约。目前来看,唯一可行的途径是去联系我们(欧委会)的新闻发言人,他应该能够提供较为完整的官方版解释。”近日,《香港01》记者就中俄疫苗话题联系欧委会疫苗项目组成员及与之相关的欧盟智库进行采访邀约时,类似这样不予置评式的回复层出不穷。
与上述讳莫如深的态度形成有趣对比的是一些欧盟政要在不同场合对中俄疫苗旗帜鲜明的力挺姿态,自元1月下旬出现疫苗短缺现象以来,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奥地利总理库尔茨(Sebastian Kurz)以及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事务首席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等一众欧盟重量级政治家均对在欧盟境内投放使用中俄疫苗一事做出了相当积极的表态。
事实上,这一看似出人意料的现象背后恰是欧盟当下的疫苗接种工作陷入内忧外患之困局的生动写照。就内忧层面来说,布鲁塞尔方面对“欧洲团结”原则的机械坚持使得疫苗接种工作始终难以摆脱相当被动的状态。
在采购谈判阶段,布鲁塞尔方面宂长拖沓的官僚程序大幅度推高了相关决策成本及最终采购价格。更为令人称奇的是,即便是在疫苗短缺危机日益严峻及随之而来的对欧盟疫苗计划的异议批评之声与日俱增的极端不利条件下,布鲁塞尔的决策圈精英也丝毫没有放松对他们视为欧盟国本的“欧洲团结”原则的持守。
比如,作为欧盟一把手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2月17日的最新表态中仍然坚称欧盟的疫苗集体采购模式不可动摇,因为这事关“联盟团结”的根本原则问题。
在这种决策层高度严守“政治正确”的氛围下,全力压制那些可能威胁乃至挑战国本的“不同政见”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而收紧对相关议题——尤其是内外皆敏感的中俄疫苗议题——的舆论管控恰是实现维系国本的目标中性价比颇高的一种手段。
不过,决策圈精英们持守欧盟国本是一回事,对迫在眉睫的疫苗短缺危机却也无法视而不见。因此,熟稔精英政治传统的欧盟台面政治人物们使出了一套外紧内松的操作手法。
于是乎,一副颇为吊诡的画面就出现了:一方面,欧盟的大牌政治家在危机解决方案上持续放风试探(比如引进中俄疫苗一事);另一方面,任何试图在公众舆论中引领相关议题讨论的尝试都遭到布鲁塞尔方面的系统性压制。
如果说内忧决定了雷区上限的话,外患则构成了雷区的下限。由于欧盟出现疫苗短缺危机之时恰逢白宫易主,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前途未卜的敏感时刻,中俄疫苗话题一经提出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政治化的烙印,进而有意无意地牵动了欧美中俄在这一议题上相当微妙的四角博弈。
在华府与中俄结构性矛盾依然紧张的情形下,作为美国传统盟友,同时又急欲成为全球新强权的欧盟目前尚未发展出系统性的应对战略,时至今日仍然只能采取一些临时性的举措来调适自身在四角博弈中的相对位置。
目前看来,这种临时性的举措效果有限,而且时常会让外界产生来自欧盟的反馈前后矛盾,颇为混乱之感。
以引进俄罗斯疫苗为例,前有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和默克尔(Angela Merkel)等欧盟大佬为卫星系列疫苗站台发声,甚至作为欧盟首席外交与安全事务代表的博雷利(Josep Borrell)都在本月初亲赴莫斯科与普京当局洽谈采购卫星疫苗以及在欧盟境内建设疫苗生产线等相关事宜。
然而,就在一切似乎将水到渠成之时,布鲁塞尔方面的亲美力量就开始适时地展现“魅力攻势”了。就在博雷利即将结束莫斯科之行的当口,一份由70位欧洲议会议员联署,要求罢免博雷利的请愿信就出现在了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的案头。
信中历数博雷利在莫斯科之行中向普京(Vladimir Putin)当局出卖欧盟战略利益以及背叛欧盟核心价值观的种种“罪行”,并公开宣称博雷利的俄罗斯之行是趟无限屈辱的“献媚之旅”。在如此紧绷的“政治正确”高压之下,博雷利与冯德莱恩只得先后“反正”。
前者公开承诺将亲自起草对俄制裁法案,以实质性地惩罚普京当局近来围绕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事件所出现的种种公然践踏欧盟人权价值观的“狂悖之举”。后者则对莫斯科方面在未完成国内疫苗接种的情况下急于向欧盟输出疫苗的动机提出强烈质疑,并明里暗里地将普京当局此举界定为俄罗斯针对欧盟的地缘战略武器。
与俄罗斯疫苗引发的政治震荡相比,中国疫苗因为北京方面的相对低调似乎暂未成为欧盟亲美力量的标靶。但华府新主的施压痕迹仍然依稀可见,中国农历新年前夕召开的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峰会未就疫苗援助事宜达成一致提案即是例证。
与被“政治正确”高压笼罩的布鲁塞尔“清谈馆”相比,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为代表的成员国政治大佬依然秉持了一贯的务实做风,在中俄疫苗问题上保持着开放积极姿态。
在博雷利与冯德莱恩“反正”同时,马克龙公开表示世界需要中俄疫苗以赢得抗疫战争的胜利,而在德国,默克尔的亲密盟友,基社盟议会党团主席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甚至直接敦促默克尔称“德国应绕开欧盟,直接从联邦层面批准采购中俄疫苗”。
上述与内忧层面“二律背反”图景极其类似的外患“对台戏”使得布鲁塞尔决策圈精英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只得沿用相似套路:即在允许欧盟头面政坛大佬充分施展“言论自由”的同时,尽全力限制相关议题在公众舆论中任何可能出现的发酵。
就当下的最新动态来看,欧盟采取的“二律背反”策略并未取得预期成效:中俄疫苗引进工作已经陷入实质性停顿,舆论发酵虽然被有效控制在最低限度,但公众的相关疑虑远未消除。由此可见,如此行事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布鲁塞尔方面亟待一场必要的“思维变革”来摆脱已然僵化的意识形态体系之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