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政变未必是贪权 缅甸民主化进程画下“逗号”|专家有话说
2月1日,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总统温敏及一些民盟高级官员被军方扣押。同一时间,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由于“技术原因”暂停播出,首都内比都及多座城市出现大范围通信中断。几个小时后,缅甸军方发表声明,根据宪法条款,实施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国家权力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大约一周前,因为质疑去年11月议会选举的公正性,缅甸军方曾表示不排除接管政权。
对于缅甸突然发生的政变,《香港01》为此采访国际问题专家、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
01:你怎么解读缅甸刚刚发生的政变?
马晓霖:这次政变很显然是一个宪政危机,因为反对党联盟指责去年11月的议会选举有问题,称选举过程不透明、超时投票、存在贿选等等,军方也是站在反对派的一边,不仅指责民盟,而且指责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有问题。
实际上军方也给了民盟几天的时间,估计是让他们做出某种妥协或者是某种澄清,但民盟认为选举没有问题,所以到最后就变成了军方依据宪法来接管国家权力,实行紧急状态。
01:根据缅甸军方的表态,在实施紧急状态的一年之内,将改革联邦选举委员会,一年之后会重新举行大选,届时将把权力交给获胜政党。如果军方能够兑现承诺,一年之后的民盟还有继续与军方博弈的政治资本吗?
马晓霖:军方这么做从表面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都是合乎缅甸宪法与缅甸国内法律的,而且军方本来在缅甸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家长”式作用,宪法也授军方很多特殊的权力,这个情况特别像当年的土耳其“军队监国”的感觉。
应该说缅甸的民主政治,或者说议会政治还不够成熟。议会政治的成熟,不是看“胜选者说什么”,而是看“败选者服不服”。如果主要的反对党及其他的小党都不接受这个大选结果,那么从情理上不排除选举的程序上有很多瑕疵,这种瑕疵可能和美国的大选争议还不一样。
这种情况下,军方认为选举委员会是否公正就很重要了。
选举委员会按理说是独立于党争的,它只是一个服务机构,组织好投票、监票,防止作弊,防止贿选等等,如果军方都认为选举委员会有问题,那很可能导致选举结果不能被各方所接受。
军方认为需要对选举委员会进行干预,并没有宣布民盟非法,这与埃及当年军队接管权力并打压总统穆尔西是不一样的。而且军方声明接管权力的时间只有一年,一年内把选举机构整顿清楚了,再重新再组织大选,大选之后该谁执政就谁执政,军方还权于民,从这个角度来讲,军方的做法好像没太多不对。
01: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缅甸的民主化进程被打断”,从你刚才的表述来看,你并不认同这一点。
马晓霖:缅甸的民主化本身就是个孵化、成长的过程。如果因为反对党不接受大选结果,形成新的街头运动,使得整个国家陷入动荡、陷入流血冲突,就像当年泰国的红衫军、黄衫军搞这么多年,那对缅甸来讲是个很大的灾难。
从这个角度出发,军方接管政权,施行紧急状态,我想军方应该是有自己的考虑。如果仅仅是一心要控制权力的话,军方没必要说紧急状态只有一年,一年以后还权于民。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像过去了,没有哪个国家的军政府可以长久地控制一个国家,更何况缅甸军方在实际上一直在背后发挥军队监国的作用,完全没有必要重新走上前台去主动抗起治理国家的责任。
所以如果要说“缅甸民主化进程中断”,要看中断的程度是什么,目前的状态可能是个“逗号”,很难说已经是“句号”了吧。说缅甸民主化的进程受到挫折,可能是个更好的表述。
点击大图观看政变后的缅甸⇩
01: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缅甸的民主化进程事实上从未开始,虽然缅甸从2010年开始政治改革,实施了允许多党竞争、开放报禁等很多政策,但实际上军方依然在国家权力层面给自己设置了足够多的“安全阀”,可以随时合法地解散议会、接管总统权力等等。
马晓霖:是的,这就是缅甸民主化进程不成熟的表现,议会政治还属于摸索期,处于从威权政府向议会政治的过渡过程,所以才会出现“双方各让一步”的局面,政治党派可以通过一定的选举形式获得执政地位,但手中的权力是有限的,而军队依然把控国家的核心命脉,包括紧急状态下可以接管权力,平时在议会中享有相当数量的天然席位,还有对于重要岗位、大型国企的控制等等,这些地方都体现了军方的利益,也是军方在政治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标志。
所以和那些已经确立民主制度很多年的西方国家相比,缅甸的民主化进程确实还属于“胚胎”状态,或者说就像刚学走路的小孩子那种摇摇摆摆的尝试状态,目前还不可能是一个完全成熟的、经得起各种考验的民主制度。
01:从你个人的预测来看,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会因为政变而对缅甸实施制裁吗?
马晓霖:现在还很难说。最大的问题是缅甸大选本身是有争议的,军方有非常恰当的理由,更何况军方明确说紧急状态只有一年的时间。
另一方面,昂山素季以及她所率领的民盟自2016年上台以来,在处理罗兴亚人的问题上让西方比较失望,包括拜登在内的美国民主党人都对昂山素季非常不满,要收回以前加在她身上的“人权卫士”光环,甚至呼吁收回颁给她的诺贝尔和平奖等等。
当然,在宏观的意识形态方面,昂山素季依然代表了西方民主的种子在东方开出的一朵“花”,尽管这朵花在西方眼里有点褪色、有点斑驳,但总比不跟着西方步伐走的缅甸军政府强得多。
所以可以预见西方国家从道义上,从理论上,还是要(对昂山素季)进行一定的支持,但是我想支持的力度与之前相比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现在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自己国内都一堆麻烦事,经济低迷、疫情严重,包括财政资金方面也大多捉襟见肘,国家治理上的问题很多,恐怕很难拿出更多的精力、时间与财力,去关心缅甸所谓的民主发展状况。
我想缅甸军方恰恰也是看到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才会在此时采取行动。
01:缅甸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中国外长王毅在不到一个月前刚刚到访过缅甸。你曾在之前发表的文章中说过,中国对待周边外交,应该在多变的新常态之下,保持一颗不变的平常心。具体到此次缅甸政变的背景,你对中缅关系以及中国周边外交有什么新的判断?
马晓霖:正所谓“邻居是搬不走的”,中国周边的这些国家,不管是哪个政府上台,中国都要同这些周边国家打交道。
就缅甸来说,中国本身的实力已经相当强大,缅甸不管是民盟执政,还是军政府上台,都不能忽视中国,尤其是经济上要争取与中国合作,这一点在昂山素季上台后体现的非常明显。所以中国不用担心周边国家因为政党轮替而发生对华态度180度大反转,不可能。且不说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后,就是疫情出现之前,能支撑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也只有中国,所以对华友好是每一个政府最基本的姿态。
尤其是现在缅甸军方接管了权力,一般都认为缅甸军方与中国的关系是最好的。以昂山素季为代表的民选政府表面上亲西方,其实通过这些年的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早已经变的比较聪明了,都是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从中渔利。缅甸军方近几年来其实也在试图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不想把自己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
所以,我还是觉得中国应该用平常心来面对周边外交,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应该丰富与周边国家的民间交流,在官方层面通过多方面的权力体系来打交道,而又不在其中介入过深。中国希望所有周边国家都能和平稳定,繁荣发展,当然也包括缅甸,中国在缅甸投资的项目、工程以及在缅甸人员的利益都需要得到很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