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军控协议New START再延长5年 释放什么讯号
2021年方始,美俄关系便迎来戏剧性起伏。
1月23日,俄罗斯爆发反政府示威,骚乱蔓延全国60余城。究其根源,大抵与俄罗斯长年腐败、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返国遭拘相关。然在此次街头喧嚣中,美国的身影格外鲜明。早在1月22日示威前夕,美国驻莫斯科使馆便发出公吿,提醒在俄公民留意示威,并公布活动时间、地点与行进路线,甚至在莫斯科示威的条目下注以“朝克里姆林宫迈进”等字句。
虽说示威与俄罗斯的内部矛盾相关,但美国的过度高调也着实引人侧目。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Maria Zakharova)便于23日提出质疑:“美国使馆的文吿究竟是指令抑或指南?连集会组织者都未发布这种消息”,并同时以1月初的美国国会暴乱案例反讽,“倘若当时的俄罗斯驻美使馆如法炮制,公布示威路线、并把国会大厦标为目的地,美国恐怕早已驱逐俄方外交官”。
但尽管美俄在示威争议上大打口水战,双方的实务合作依旧持续推进。1月21日,拜登(Joe Biden)曾释出善意,表示愿同俄罗斯就《新裁减战略核武器条约》(New START)延长5年一事展开对话。尽管示威争议随后爆发,仍无阻拜登与普京(Vladimir Putin)在1月26日进行在线通话。
沟通过后,双方宣布达成共识,本将于2月5日到期的New START,终又获得5年延长期。1月27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与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分别批准法案,普京更于29日正式签字,扰攘多时的New START延长案至此尘埃落定。虽说俄罗斯示威争议仍持续延烧,但美俄在军控条约上的再聚首,无疑是对特朗普核战略的再校正,双方亦有意为拜登任内的美俄关系,奠下战略稳定的新基石。
特朗普与拜登的核战略差异
回顾特朗普执政期间,浓厚的单边主义几乎浸染了每道对外政策。从美国参与的双边与多边军控条约、国际核现势到地区战略稳定,特朗普的“大破大立”,显然不受场合与时机拘束。
综观冷战以来的美俄战略平衡,如今的局面已与1991年苏联崩解时不同:除却北约东扩外,美国亦大力发展导弹防御武器、高超音速武器与太空武器,诱发了俄罗斯的竞争焦虑;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内,美国更是接连退出《中程导弹条约》(INF Treaty,简称《中导条约》)、《武器贸易条约》(ATT)、《开放天空条约》(Treaty on Open Skies)等军控建置。如此一来,过往维系美俄战略稳定的三大支柱中,《反导弹条约》(ABMT)已成过往,《中导条约》因特朗普而被迫退场,唯余New START的孤影独挑大梁。
然对此危局,特朗普犹嫌不足。其屡以“中国亦须参与签署”为由,刁难New START的延长谈判,致使美俄双方2020年来数度会谈无果,欧洲诸国亦为此寒心。早在2019年8月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时,“中国未签署”便是其用以说服北约支持的借口,彼时欧洲各国虽有不满,却无力回天,美国偏又在New START延长案上故技重施,无疑是让美欧嫌隙更深一寸。
而特朗普政府的行径看似失序,实则涌动着美国右翼鹰派长期以来的战略逻辑。从退出多方军控建置,到提出W76-2核弹头和海基潜射巡航导弹(SLCM)等装备发展计划,其心之所向,乃是以大规模的多样核武,维持美国的有效核威慑力,即便代价恐是恶性军备竞赛、与欧洲求去。
与之相比,拜登和其团队象征的则是另一种典型。竞选期间,拜登便曾提及,若其顺利当选,将推动美国政府宣布核武器的“唯一目的”(sole purpose):威慑所谓对手国家的核进攻,或在必要时,用以报复对手实施的核打击。如此规划,已形同保证美国“不率先使用核武”。与特朗普要求的降低核武使用门坎、扩大核武研发投入相比,拜登与奥巴马(Barack Obama)的主张近似,即以较小投入确保可信的核威慑力即可。
美俄的军控远虑
然New START近忧虽解,美俄军控仍有其远虑。New START至多延到2026年,且仅能延长一次,面对《中导条约》提早下线的现状,美俄为求战略稳定,必得在New START下次到期前谈判出新军控条约,各界对《新中导条约》的呼声更是跃然纸上。然有别于此次进展顺利的无条件延长,新条约的谈判将是变量不断。
首先,美俄对于条约所限的武器偏好或不相同。New START签署于2010年,仅限制美俄的战略武器,《中导条约》则签署于1987年,聚焦在陆基中程导弹的销毁上。换言之,战术武器、海基与空基中程导弹等,皆不在前述两约的限制范围内,但伴随时局变化,新军控条约势必无法回避上述选项。而俄罗斯向来不愿割舍战术核武,并认为美国的反导战略武器将动摇己身核威慑能力,双方届时恐陷僵局。
此外,军控条约是否纳入中国亦为争议。有鉴于美俄的核弹头数、运载器数量高居世界前二,且遥遥领先,过往的军控条约多要求美俄带头裁军。然由特朗普任内所为便可看出,即便中国的核弹头数远逊美俄,处于部署状态的核弹头数甚至不及英法,特朗普仍以“中国未加入军控签署”为由,恣意退出《中导条约》、刁难New START续约,可见在军控考虑之余,特朗普政府在New START谈判过程中还有大国角力的意图。如今美国普遍认可中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在美俄下一次军控条约谈判中,中国恐再被推至风口浪尖。
不过在此问题上,中国势必不会加入New START这种冷战遗留框架,而涉及核管控之新框架,中国亦不会在英法乃至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拥核国缺席的情况下列位。
与此同时,新兴军事技术的崛起,亦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核威慑范式,诸如网络、无人技术等,皆有可能在核查进行时,窃取对方军事机密,致使受检当事国对开放检证心有疑虑,从而影响其签署军控条约的意愿。
美俄各类军控协议萌发于冷战时期旋于欧陆之上的对立,如今这方面考虑减弱,后续协议之签订也更多考虑军控本身的意义,而从管控武器类型、是否纳入他国,到何以应对军事技术革新,美俄下一轮军控条约的推进依旧道阻且长,所剩时间却已不多。如何在维系战略稳定之余,弥合双方分歧,将考验美俄两国的智慧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