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版“两个一百年” 河内为何更改大目标?

撰文: 茅岳霖
出版:更新:

1月25日召开的越共十三大让外界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越南。
越共十二大到十三大期间的各种政治报吿中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是人事变更,其二则是经济问题。
在外界仍津津乐道于“阮富仲的接班人”时,河内在经济问题上的长期调整可能更引人注意。

越共十二大后,越南逐渐把“为将越南早日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国而奋斗”修正成为“力争到21世纪中叶将越南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国”,这一方案到2019年到2020年间又逐渐扩展成为“2025年基本成为高平均收入的现代化工业国;2030年成为高平均收入国家中靠前的现代化工业国”,以及“展望21世纪中叶(2045年),越南发展成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

由于2025年是越共十三大周期,2030年是越共建党一百年,2045年是越南建国一百周年,越南从2020年大目标转向“两个一百年”的进程无疑值得注意。

越南在2020年内的强力防疫措施最终还是保护了该国相对脆弱的经济环境

+2

2020年的目标已不复存在

有目共睹,越南在2020年度表现亮眼,这与该国有力应对新冠疫情的局面分不开,越南因此成为国际社会少有的维持正增长的国家,世界银行预估其全年GDP增幅可臻至2.8%。同时越南成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TP)创始缔约国、签署了《越欧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等重要协议。这使得河内的经济地位远超以往。

可是,越南在2020年的优势不会一直持续,且不说2020年夏季时,越南国内因为外企关厂、停产造成的危机影响了至少三千万越南普通人的生计,更不用说河内也在近两年来逐渐发现了自己硬件的严重不足。

越南经济的“潜力”始于2018年3月后的中美贸易战风潮,当时西方企业开始考虑把工厂转设越南的计划。不少分析人士曾津津乐道与此,甚至认为这是越南超越中国的奇迹。但越南经济界人士对此则多有警醒。

图中为曾在2019年因“进口中国商品,贴牌谎称越南制造”,在越南国内一度引发轩然大波的阿三祖(Asazno)牌电视。阿三祖公司也曾在2019年下半年一度灰头土脸。但越南国内最终还是放过了这家“科技创新”企业,到2020年9月,阿三祖公司又基本恢复了此前各类组装产品的销售。(越南快报网页截图)

有迹象显示,越南各界已经逐渐对2016年开始大力发展的纺织品服装、鞋类、电子产品、机器、汽车组装、高科技工业等六个辅助工业产业感到厌倦。越南长期以来为人代工,却不能发展自身轻重工业能力,这让河内不想继续扮演其在国际体系中的下游位置。

越南辅助工业企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越南每年手机、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成衣等商品出口额达数千亿美元,但越南工厂生产的只是低附加值的产品,该国50万家企业当中只有0.3%的企业参与到类似产业的制造活动。

对越南来说,该国目前最迫切的需求莫过于加大工业品国产化的比重。这也是越南建成“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国”的关键指标。越南的汽车工业产品国产化率至2020年仍未突破此前5%至20%之间的水平,越南电子产品的国产化率虽然在6年时间内提升了8%,但仍不超过30%。即便是鞋类这种最常见的轻工业品,越南的国产化率也只有30%。

这一水准远低于其他东盟国家,让河内在2018年提倡的“工业4.0”显得有些虚幻。或许也是因为如此,越南自2019年开始,逐渐将宣传重点由“工业4.0”更多调整至“两个一百年”。

进入2019年后,地产起家的越南首富温纳集团逐渐将旗下零售、电商部门出手,到2019年12月,该企业已宣布将集中精力投身地产、汽车等实业。(美联社)

两个一百年的合理性

2019年2月19日,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在视察计划投资部时,首次提出越南经济社会发展“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愿景,至此,越南为2020年设立的总目标被彻底修改。河内开始在“两个一百年”分“两步走”的总路线上继续进行其建设。

当然,越南的“两个一百年”的总路线仍然具备相当的“愿景”意味。

首先,在9年后的2030年,越南需要满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达18,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口占50%,工业与服务业占GDP比重达90%以上并解决70%以上的就业。此外其私营经济占GDP比重也要达80%以上,并在此基础上满足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达0.7以上。

以胡志明市、海防等经济发达地区(亦为越南第一类地区)为中心,越南的1,500多万“中产阶级”开始享受远甚于越南同胞的生活,乃至抱怨其同胞逢年过节耽于吃喝与唱K。(Getty)

考虑到越南2020年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777美元,城镇居民人口为34%,工业就业人口约为就业人口的20%,这使得其目标难度较大。幸而其工业服务业在GDP所占比重已达85%(其中工业占40%),这让越南在2030年前就有了马上能解决的指标。

其次,到2045年时,越南的远景规划索性避谈数字指标。其“繁荣发达的国家”的目标包括“进入世界上生活最幸福的高收入国家行列”、“成为全球前20名知识经济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收入较高且收入来源多样化”、“工业按现代化方向发展”等务虚内容,其中唯一明确指标的是“农业比重降到10%以下且不再有纯农业”,这对于仍需要农业出口的越南无疑是甚为艰巨宏远的目标。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河内可能也并非无计可施,环顾2020年的经济格局,越南正逐渐善用背靠中国的地缘优势。在2020年上半年越南外资投资总额较同期下降15.1%之际,中国资本的份额却在大幅提升。

相对于越南国内中产、新贵对其同胞生活的疏离,华文世界看到越南城乡的生活现状,反而会有些亲切感。越南城市居民相当于中国内地20世纪90年代的精神状态拉近了两国间的距离。(新华社)

据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中国在越南的直接投资总额约为15.8亿美元,占比提升至10.1%,已是越南的第三大外商投资国家。

越南正在不动声色地借助东盟的依托,加大对华进出口力度。在2020年上半年,中国与越南进出口总额增长18.1%,进出口规模位列东盟各国首位,增速高出与东盟整体贸易增速12.5个百分点。这一点可能也是越南此后在新冠疫情继续影响全世界之际,保持高速增长必不可少的一环。

考虑到河内轻轨等长期积压项目也有望于年内营业,越共十三大周期内的河内方面可能还会借阶级兄弟的力量,依靠“兄弟般的中国人民”跳出暂时性的危机,解决长远的危机。并在理论和话术上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