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印前线急调主力强军 新德里酝酿冬季攻势
1月上旬,拉达克一线的军事调动正受到印度各大媒体热议。
据《印刷报》等媒体、“印度力量”(Bharat Shakt)等防务智库消息显示,印军在2021年后着手向一线增派兵力,除原有的14集团军外,另部署两支“打击军”以充实防务。
在印军计划派遣的部队中,此前参加过班公湖南岸偷袭,目前仅有一个步兵师的第17集团军赫然在列。另一支部队则是印军主力部队。它是受印度陆军南方司令部节制,具备“装甲机动部队纵深作战”能力,号称“印军最强”的第1集团军。该部队也是印军三大“打击军”(即第1、第2、第21集团军)之一。
印度陆军在1月6日接受媒体书面采访时已确认了这一部署。印度国防部还称此举是“应对来自中国威胁”,“整顿北部与东部战区”、“重组部队”的新方案。这种积极应战的态势和印度陆军总司令纳拉万(MM Naravane)将军此前视察班公湖南岸阵地,鼓励一线官兵维持高昂士气、保持战备状态的势头形成了对照。
印军从12月中旬也得到授权,计划动用5,000亿印度卢比(约合520亿港元)预算,购入“可维持15天激烈战斗”的装备和弹药。新德里一侧的摩拳擦掌就已经跃然纸上。
对外界来说,曾在1965年和1971年两次印巴战争中屡立战功的第1集团军仍是印军“最现代化”的象征。
第1集团军在2001年印军针对巴基斯坦的勇气行动(Operation Valor)因情报等因素被挫败后,就从2005年开始了指挥信息化和部队集成化的探索。该部队在印军内部还率先研究并采用了卫星信息结合无人机、单兵信息终端形成指挥数据链的“网络中心战”的战法。它比起仍未摆脱军种、司令部和战区限制的印军其他部队,尤其是缺少信息战装备的拉达克一线部队就显出了相对先进的一面。
此外,不同于印方在布置在中印边界一线部队“以守为主”的方针,第1集团军在21世纪后的创建目标是以攻击为主要目的。该部队多次参加了印军模拟核武器、生化环境下跨军种联合作战的“全面胜利”(Poorna Vijay)、“阿什瓦莫德赫”(Ex Ashwamedh)等演习。还在演习中多次达成了印军为新形势下“冷启动”作战方针而制定的“在下达机动命令72小时至96小时内,确保3到5个一体化战斗群突破敌军防线,进入其纵深实施行动”的攻击性战术目标。
中印对峙、印巴对峙仍是推动印军练兵的关键一环,点击看解说:
当然,印军可能并不会贸然大举派兵,把冲击印巴西部边境的第1集团军全数派往拉达克一线。且不说拉达克前沿道路不适合坦克与装甲车辆的机动;部署在印军西方空军司令部的印度空军也仍有空战、战略运输及高空轰炸等艰巨任务,不太可能像演习中一样配合部队采取空地协同、低空轰炸等行动。
对此,印度国防部人士也已指出,第1集团军的北上部队可能只有两个步兵师,另有一支装甲师仍将驻留印巴边境。而就当前印军部署的实际操作来说,印方在拉达克一线还有“加速战区改革”、平衡部队长期配置的另一大目标。
资料显示,从2007年以来,印军在印巴前线,以第1集团军为例,长期培养了至少8支合成“打击军”,每支部队具备三股由机械化步兵、炮兵和装甲兵组成的师级规模的一体化战斗群。相比之下,中印边界一侧的部队由于缺少装甲兵和炮兵支援,如17集团军的炮兵部队到2020年12月中旬才完全落实,这意味着印军在此甚至不具备在印巴边境常规条件下的“有限进攻”能力。
从2020年10月下旬开始,印度已尝试在未来两年内重组目前海、陆、空三军的17个司令部,平衡各区域兵力配置,将其最终整合为五个多兵种合成指挥的“theatre”(战区)。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平衡印巴边境兵力配置,加强中印边境防御力量的前提上。
到2021年,随着第1和第17集团军的调动,印方似乎已将中印边界分解为“北方战区”和“东方战区”,同时在印巴边境一侧设置“西部战区”。此外,印度陆军还计划保留一个师的直属部队由中央战区直接调遣,以此在“与中国发生长期冲突的情况下”,提升采取攻击行动的可能性。这种安排也进一步证明了印方在拉达克僵局仍存之际,已做好了应对“山区突发事件”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