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历史性协议:华盛顿试图激活亲美阵营

撰文: 茅岳霖
出版:更新:

8月13日至15日间,美国在中东地区接连做了几件大事。

首先,在8月12日,美方已扣押四艘据称向委内瑞拉运送伊朗汽油的私营油轮;其次,在8月13日,以色列总理与阿联酋王储在美方尤其是特朗普(Donald Trump)周旋下,共同签署了一份旨在“实现关系全面正常化”的协议。

后者很快得到了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empeo)的赞许,称其为“历史性的一天”。伊朗、土耳其等区域大国则大为不满,伊朗外交部在8月14日严厉谴责阿联酋此举是“愚蠢的战略”,称阿联酋必须对这一举动的所有后果承担责任。伊朗还同时警吿以色列,不要采取任何影响波斯湾地区的举措。

8月13日,美方也发放片段指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一度登上一艘挂着西非国家利比里亚(Liberia)旗帜的运油轮。

+3

由于近期是美国大选的冲刺阶段,加之阿联酋和以色列都是美国阵营中的国家,华盛顿的这种调子也是司空见惯。就在当天晚些时候,特朗普也在社交媒体上大事渲染此节,自行宣布美国“两大友邦”彼此达成“历史性和平协议”,该协议的意义由此不言自明。

于是,当西方世界仍照本宣科地津津乐道于“历史性巨变”时,阿拉伯世界就很不客气。譬如设在美国的《观察》(Al Monitor)即指出,该协议是在美国“中介”(brokered)下签署的,美国在背后扮演的说客角色已经超越了两国本身,这或许也是美国系统性激活其亲美阵营的关键一步。

必须承认,自从特朗普当局在2018年将美国驻以色列使馆迁往耶路撒冷之后,此举即严重破坏了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权威,尤其是破坏了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中东战略的四根支柱,即美国与以色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的关系的平衡,其中土耳其指“美国已失去调停者的角色”的评价就符合这一现状。

但从另一面来说,就中东近年来阵营、局势的变化来说,美国能稳住现有阵营仍是一件相对成功的事情。

自“阿拉伯之春”至今,中东地区已存在五个问题,即传统的伊朗核问题、以巴问题,阿拉伯之春以来的叙利亚内战问题、也门内战问题和利比亚内战问题。由于以上五个问题正相互交缠,以至于未来中东地区已经在后三个方向上出现了小规模的局部热战。

在分析人士看来,随着叙利亚内战引发的国际反恐战争基本结束,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随即开始转向地区大国和全球大国,即美、俄之间地缘政治的争夺。在这一情况下,俄罗斯、伊朗、叙利亚政府军、黎巴嫩真主党已形成了一个明显的阵营,美国、沙特、阿联酋、以色列也在形成另一个阵营。

此外,沙特和伊朗作为什叶派和逊尼派主要大国,也已处于非常严重的对立状态。在逊尼派内部,土耳其和沙特、卡塔尔和沙特也处于激烈竞争状态。在阿拉伯世界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下,当大国已经因也门、利比亚的利益争夺,早就顾不上以巴问题和耶路撒冷问题时,美国在阿联酋与以色列之间的周旋,就可算在中东进一步激活了近年来逐渐恢复的亲美阵营。

以色列和海湾国家打破坚冰,还有一个重要的动力,就是彼此对伊朗的敌视。过去几十年,中东最核心的矛盾固然是阿以矛盾;但最近几年,海湾国家最敌对的已变成伊朗。对以色列来说,伊朗更是最仇视的国家,这种中东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也加速了美国推动协议的进程。

近期,伊朗革命卫队已出动海军和空军在霍尔木兹海峡和海湾展开海陆空全面演习,这展示了伊朗方面对华盛顿的真实态度。图为2015年2月的一次演习,一艘美国航空母舰的复制模型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快艇的攻击下爆炸。(美联社)

不过,特朗普政府能做的事情终究是有限的,在美国全面收缩,且新冠疫情干扰了美国全球布局之际,他能做的也只是不断扩大对盟友的口头支持,包括对以色列和沙特的支持,依靠盟友的力量来制衡中东地区大国伊朗,并顺带对俄罗斯形成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