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疫情之下的产业链转移不由政客说了算
武汉肺炎肆虐,中国乃至全球不仅面临着医疗防疫上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这场突如其来的防疫行动更给本就下行的全球经济以更大的压力。
这次的突发卫生事件,恰好在全球保护主义擡头、供应链面临压力、经济增长放缓的全球背景之下。这让中西方的舆论都有所担忧——以疫情发源地中国为中心的产业链,会因此被损害到什么地步?
1月30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出现“有助于加速工作机会回流美国”,引来中国外交部以及全球舆论的批评和质疑。
然而2月4日,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接受采访时再度暗示,疫情对美国的商业投资和生产可能有利,而对美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很小”。
当然,这种说法只是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政客的借题发挥。但是这背后产业链上企业面临的压力则是真实的。
疫情之下的产业链承压
从美国苹果公司(Apple Inc.)关闭中国所有店铺以及办公室,到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工厂关闭,再到宜家(IKEA)、优衣库(UNIQLO)等零售商店关门,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其中,对中国供应链十分依赖的制造业最受关注。
疫情发源地以及感染最严重的武汉,是中国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半导体行业包括富士康(Foxconn)、和硕(Pegatron)、武汉新芯(XMC)和长江存储等公司在武汉均有业务。受疫情影响的广东、江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南也聚集着半导体行业的组装基地。若这些地区持续受到疫情影响出口受阻,那么的确可能逼迫美国企业转移产业链。
湖北是中国四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汽车产业约占武汉市经济的20%,直接雇用人数高达20万人,间接雇用100万人。仅武汉一地就有东风Honda、雷诺(Renault)、PSA集团和通用(GM)等主要汽车制造商经营的工厂。疫情造成的停工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汽车厂商乃至其他依赖中国供应链厂商共同面对的难题。
2月4日,韩国现代汽车公司(Hyundai Motor Co.)已经暂停了韩国的部分生产,原因是该公司在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停产,这导致现代汽车不得不关闭一条主要的装配线。如果中国停工的时间延长,那么现代汽车其他生产线也可能面临生产中断。
除此之外,化工业、零售业和玩具业的企业都在屏息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情况,为可能受到的影响做准备。
两个观察时间点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延长了春节假期,多数企业至少在2月9日之前仍会继续停工,而从疫情仍在迅速传播扩散、交通管制和封城、封路越来越多的情况来看,要实现全面恢复生产恐怕很难在2月完成。在春节期间中国服务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之后,停工的延长即将带来对制造业的冲击。
今天的中国不再是2003年刚刚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疫情的冲击对已经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的中国来讲,溢出效应只会更大。但是,也正是因为中国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对多数企业来讲要下决心转移制造基地并不容易。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时间一般来说在半年到一年,这段时间之内或许足以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找到替代的生产线,但是对更多产业来说不足以建立另一套完备的生产链条。
拿汽车行业来说,一个汽车基地的建设一般来讲需要2到3年时间,人力财力投入巨大,且需要当地本身就具有相当的工业基础,人力成本的优势以及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生产线的兴建和成熟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科技产品更是如此,不仅要依靠完备的基础设施,还要依托人才优势,企业考虑的要素非常复杂,政客的一句“促进工作岗位回流美国”说起来轻松,但是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如此不假思索的决策和行动。
总之,在供应链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链如何转移从来不是政客说了算,而是市场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在疫情成为最大风险的现在,企业也不得不根据疫情的变化来筹谋部署。
疫情对产业链的变化究竟有多大影响,在防疫本身还有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还很难说。 尽管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中国病毒专家相信疫情的拐点可能在未来10天到两周之内到来,但是病毒是否可能变异、防疫是否出现漏洞、抑或是一个高峰期之后是否还会出现下一个传播高峰,这都是未知数。
接下来,中国能否将疫情初步控制,在3月实现全面复工,将是观察制造业被波及的程度乃至疫情经济影响的一个节点。如果不能,那么5月作为季节变化的显著节点,也是秋冬季病毒进入传播平台期的时间,则是另一个观察时间。
这期间企业的复工情况如何,对与疫情给产业链的影响将具有很大的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