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加剧全球风险 谁在经济分化中掉队
全球经济正在陷入了同步放缓的境地,此前世界银行将2019 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至 3%,这是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自 2017 年全球同步回升时期经济增长率达到3.8%以来的一次严重倒退。中美贸易战作为影响全球经济的重大不确定因素,近期出现了一些利好消息——中美就关税等问题趋于达成一致,尽管特朗普否认了“让步说”。
不过这并不能在总体上改变对于未来全球经济的忧虑与争议。11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七届《财经》年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与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对于世界经济的走势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判断。
黄益平认为世界经济在2020年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体,目前经济还算比较平稳。他用自己近期在美国调研的经历为例,表示虽然国际舆论很多声音对美国经济充满忧虑,但无论白宫、美联储还是美国智库,大多对美国经济并没有悲观之感,预测美国2020年的经济增长将在1.5%-2%之间,主要一依据是现在美国劳动力市场比较强劲,一方面失业率在下降,另外一方面劳动参与度在增加,总体上体现出消费比较强劲的格局。
然而这就会引出一个问题:如果美国经济表现不错,为什么美联储要数次降息,而且未来似乎还有继续降息的可能性?黄益平表示,美联储官员的解释中,比较有说服力的解读是,美国经济目前还可以,但是因为中美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态势造成了负面影响,美联储要管控这种负面影响,所以降息有可能是对贸易战负面影响的对冲。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很多美国官员和专家对以6%速度增长的中国经济的前景有所担忧”。美联储的研究表明,贸易战给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带来不确定性,这可导致全球GDP减少一个百分点,所以美国方面对于中国经济的表现更为担忧。
不过,美国经济或许没有看上去那么乐观。根据经济学菲利普曲线所体现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在失业率很高的时候,往往通胀很低,失业率很低的时候,往往通胀很高。黄益平提到,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是失业率很低,同时通胀率也很低,上一次出现这种现象是2006年,两年后就出现了一场大的金融危机。
所以,美国经济在比较平稳的背后,风险正不断累加,“讲好听一点(美国存在)信贷错配的问题,讲难听点就是可能制造大量僵尸企业”。他认为这种局面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重大风险:一方面,虽然不确定美国什么时候会出现经济衰退,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美国发生经济衰退,美国已经没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空间来应对新的衰退,这对中国来说有“重大含义”;另一方面,“这样的调整早晚是要到来的,中国能不能自己准备好,调整到来的时候有比较好的(应对)空间?”
黄益平特别提醒,他不反对对中国经济进行逆周期调控,但美国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形成“僵尸融资渠道”的例子已经客观存在,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刺激增长的效率已经在下降,如果因为看到经济有所疲软,就大声疾呼央行宽松货币政策,这样会不会导致大量新的僵尸企业出现?“一定要在脑子里面想一想,形成新的僵尸融资渠道的风险”。
而曹远征对于未来全球经济的看法与黄益平有所不同。曹远征表示,2017年开始全球经济进入复苏状态,75%的国家都在同步复苏,但是2018年以后,特别是以中美贸易冲突为代表的“去全球化”的发展使全球经济出现严重损害。美国经济目前还不错,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正大幅下行,发展中国家也受到影响,出现了像阿根廷债务危机等事件,曾经被认为着经济增长明星的印度,经济下行速度非常之快。世界经济正在分化,“而且分化之中有掉队的现象”。
“现在看来在欧洲地区很可能在明年进入衰退,那么马上有更严重的问题。出现衰退以后应对的工具是什么?会不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
曹远征分析称,2008年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的转折点,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态势,出现了两个全球经济的新常态:第一,全球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在下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下降,它预示着新技术革命还在酝酿之中,并没有在经济中得以体现,全球处在一个新技术的前沿;第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为了维持经济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尽量宽松,特别是货币政策,带来的结果是所有国家的杠杆都在高企,债务比重的持续提高。
“一个合理的担心是,‘高处不胜寒’,高杠杆就意味着经济有衰退的风险,如果一旦是爆发衰退,那就是金融危机,这是市场非常担心的。今年以来市场的避险在持续增高,从黄金价格的走势就能看出来,大家都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
这样的形势要求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紧密配合和协调,“但是很遗憾,全球经济的分化不仅仅是政策分化,最重要是没有协调性,是对全球化的怀疑,合作精神正在丧失,很可能各国不同的货币政策还会加剧风险,同时新兴经济体杠杆率如果如果还是居高不下,也更加剧了风险。”
因此曹远征认为,即便美国的经济状况还不错,明年全球经济状况并不乐观,风险在加大,市场工作者需要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