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阻政府脱欧协议 留欧派恐玩火自焚

撰文: 卓朋序
出版:更新:

英国将再次向欧盟请求延迟脱欧期限,“但我(约翰逊)自成为首相以来已经明确表示,进一步的延期将损害英国和欧盟的利益,以及我们之间的关系。”当地时间上周六(10月19日)晚上,由于国会成功阻挡约翰逊版脱欧方案,英国政府被迫向欧盟做出如此左右互搏的表态。即使约翰逊的权威看似再被重挫,即使欧盟会否再次批准延期仍是未知之数,约翰逊本人都赚尽“民意分”。

众所周知,特雷莎·梅就任首相期间,便同欧盟达成脱欧协议。但由于其中关于爱尔兰问题的“补底方案”不设时限,既容许北爱尔兰永远留在欧盟关税区,又可能令英国必须持续遵守欧盟法令,而不为脱欧派人士接受。约翰逊竞选保守党党魁时,也将“重谈脱欧协议”作为最主要政见。

上周四(10月17日),约翰逊同欧盟理事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一同出席记者会,宣布达成新协议。新协议下,北爱尔兰将继续留在英国关税区,但接受欧盟的相关法令。为满足《贝尔法斯特协议》(Belfast Agreement)中爱尔兰岛上不设硬边界的规定,货品将在由英国本土进入爱尔兰岛之时,接受海关检查并由买家支付关税;若最终货品被证明留在北爱尔兰而未进入爱尔兰共和国,则可申请退税。

欧盟理事会主席容克(右)及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左)在欧盟峰会后出席记者会

国会再成拦路虎

由于脱欧事宜紧迫,下议院特意在上周六“紧急开议”。过去八十年中,下议院仅做出过五次类似安排,包括德国入侵波兰后决议对德宣战、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以及上一次为福克兰战争而召集国会。可见面临10月31日的死线,脱欧已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刻。

约翰逊就任首相后,曾开除21位投票支持“阻止无协议脱欧”的保守党员,加之部份议员主动退党,令保守党在国会中仅有288席支持;同时,北爱统一民主党(DUP)已明言将投下反对票,令协议通过前景更为暗淡。

不过,由于19名工党议员早前曾发表公开信,表示“为国家利益,可支持避免无序脱欧的协定”,即使是最资深的政治记者也难肯定协议可否过关。

可是,10月31日必须脱欧只是约翰逊眼中的“死线”,在野党议员可不这么想。下议院上周六甫一开议,早前被保守派开除的温和派议员莱特温(Oliver Letwin)便提出修正案,要求约翰逊为保守起见,应该再向布鲁塞尔提出延迟脱欧申请,令国会有充分时间审查新版法案。

在留欧派议员看来,约翰逊达成协议后不足48小时便寻求国会背书,且没有提交经济冲击评估报告,若仓促批准极不负责任。加之留欧派选民并不排斥延期脱欧,为防止协议被否决后步向无协议脱欧,拖住约翰逊无可厚非。

前保守党员莱特温在脱欧法案表决前提出修正案,要求再次延期脱欧。(Getty Images)

修正案通过令约翰逊大为光火,他在投票后发言称自己不会和欧盟谈判延期,但为避免触犯法例,数小时后又急急转弯,向布鲁塞尔方面发出相互矛盾的三封信。第一封以英国最高权力机构国会的民意发出,要求欧盟进一步推迟原本10月31日的脱欧期限;这封信乃约翰逊的妥协,亦符合莱特温修正案要求,但首相本人未予签字背书。

第二封信则以英国首相名义发出,强调其反对欧盟一再接受脱欧延期申请,希望欧盟27国中有成员“畀面”提出异议,阻止再次延期。与此同时,英国驻欧盟大使也发出一封官式信件,解释“再寻求延期”的原因。

一切皆是政治算计

无论是约翰逊仓促召开国会,或是留欧派在国会中的反击,都充斥浓厚的政治算计。一直以来,留欧派都批评约翰逊与欧盟谈判只是“障眼法”,他们认为,布鲁塞尔方面已多次强调不会重启谈判,约翰逊的真实目的乃是拖延至10月31日死线,实现疑欧派期望的“彻底脱欧”。

受这样的舆论影响,约翰逊所获民意支持大多停留在保守选民中,难获中间派认同。但当约翰逊上周于欧盟峰会端出协议后,无论协议内容与特雷莎·梅版本有何差异,也无论协议是否对英国更有利,约翰逊至少实现了他竞逐保守党魁时的竞选承诺:同欧盟重新谈判协议。这样的结果既帮助约翰逊开拓政治版图,也扇了早前说风凉话的在野党议员一个巴掌。

更重要的是,若国会支持协议,他便是成功带领英国走出困局的时代领袖;若国会否决协议,他也实现了“10月31日前脱欧”的承诺,而硬脱欧后社会混乱的责任,则会被算在反对党头上。

早前保守党魁选举时,约翰逊以其“10月31日必脱欧”承诺吸引大批选民。(路透社)

面对如此精明的政治算计,留欧派如同被“逼上梁山”,自然希望进一步延展脱欧期限,避开约翰逊提出的单选题。为合理化自身行为,留欧派除强调国会需时仔细审议协议外,亦提出“阴谋论”式的论述:约翰逊作为强硬派领袖,端出方案却同特雷莎·梅版本无太大差异,说明他仅想诱骗国会签字首肯协议,绕过延期脱欧的限制,之后再用技术手段阻止协议生效,实现“彻底硬脱欧”。

为“延期脱欧”编下如此复杂的剧本,或许只有最激进的留欧派才会相信。事实上,自特雷莎·梅第一次将脱欧协议送交国会后,工党留欧派及自民党便保持“不妥协”态度,希望政府最终接受“二次公投方案”,逆转脱欧公投结果,今次提出修正案只是这一策略的延续。

另一方面,工党领袖科尔宾(Jeremy Corbyn)似乎更在乎利用脱欧议程拖死约翰逊政府,从而在接下来的大选中占据上风。特雷莎·梅就任时期,科尔宾便对政府提出的协商请求意兴阑珊,只求尽快重新举行大选圆其“首相梦”,推动左派议程。至于英国因脱欧陷入无法聚焦其他事务的困境,似乎一律不在科尔宾的考量范围内。

脱欧前路如何走

政治人物虽一生栖选票而生,却未必能时刻紧追民意。英国《每日邮报》上周六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有50%受访者认为国会应立即表决协议,超过反对的38%。更关键的是,被问及“若协议未能通过,谁该负最大责任”时,认为约翰逊应负责的只有21%,认为国会需负责的则高出一倍,达到42%,反映约翰逊在本轮政治缠斗中略占上风。

这样的民意源于英国人对拖沓已久的脱欧已生厌烦情绪。同一调查显示,若英国顺利循新协议脱欧,45%受访者持正面心态,远超负面感受的21%,这表示尽快脱欧已是社会共识。

科尔宾同其领导工党支持率近来一路下跌,与在野党不断拖延脱欧不无关系。(路透社)

工党内亦有人意识到这点,议员奥恩(Melanie Onn)在英欧达成协议后,便和保守党同僚共同在英国《卫报》发表文章,称“我们的选民告诉我们,他们厌倦了政治,厌倦了英国脱欧的新闻”,认为只有通过脱欧协议,才能让政府真正回到应该做的优先事项上来。尽管,这样的人在留欧派中只是少数,但随着民意逐渐明朗,倒戈者恐怕会愈来愈多。

觉得不耐烦的不止是英国人,部份欧盟领袖及欧洲国家领导人亦有同感。欧盟理事会上周四通过协议后,容克已明言不会批准进一步延迟脱欧期限。峰会期间,爱尔兰总理瓦拉德卡(Leo Varadkar)亦警告英国不应假设欧盟会再同意延迟期限。

而在同一场合,法国总统马克龙亦表明反对延期。正是马克龙以“无限延迟会损害欧盟利益”为由在今年4月的欧盟峰会中施压,令原本可能延期至明年初的脱欧期限改为今年10月。

另一方面,立场相对温和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则早已表示,若英国议会无法批准协议,再次推迟脱欧不可避免。由于延期脱欧需获得全部27个欧盟成员国同意,内部意见相左也意味着,在不到10天限期内,欧盟需要再次召开领袖峰会以作最终决定。届时,对硬脱欧后混乱的恐惧,会否再一次压过长久积蓄的不耐烦情绪,恐怕要取决于各国领袖电光火石间的决定了。

上文刊登于第185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0月21日)《 再阻政府脱欧协议 留欧派恐玩火自焚》。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