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希泽最大的政治任务:中美于11月APEC峰会签订协议

撰文: 黄治金
出版:更新: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0月11日到访白宫,同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会面时,整个现场氛围非常和谐,尤其是特朗普本人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基本上没有提到任何刁难或威胁中国的要求,态度上多了一些务实和理性。

在会面中,特朗普收到了刘鹤递交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亲笔信。谈到分阶段开展贸易协议谈判的第一阶段时,特朗普希望双方团队能够在三至五周时间内敲定文本,以便他和习近平在智利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举行会晤时签署。

从特朗普和刘鹤的这次会面可以看出,中美都存在不愿继续升级贸易战的意愿,双方达成协议的政治意愿都很浓厚,关键看实际操作层面,双方能否将彼此利益最大化。不过,从短期来看,美国比中国更需要第一阶段的协议能够尽快达成。

10月莱特希泽(左一)及努钦(右一)同刘鹤的谈判成果显著。(AP)

一方面,第一阶段的协议是中美双方妥协的结果,是将之前数月谈判的成果重新进行整理,使之成为两国谈判的第一阶段成果,从而避免彼此贸易战进一步升级。这也是两国都抱有的想法;另一方面,如果第一阶段协议无法达成,11月中旬智利APEC习特会计划就有可能受到影响。

智利APEC峰会将于11月14日至16日在圣地亚哥举行,而11月15日目前是美国暂停提高对华关税税率的一个时间点。

这是美国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在智利见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是特朗普首先公开提出来的,中国政府目前尚未对此做出正式回应。这和6月末大阪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的习特会一样。特朗普从今年3月开始就说会“马上见到习主席”,结果最后拖到大阪国际峰会这一多边平台契机才得以实现。当时白宫甚至和中方讨论过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等各种选项。

2019年10月11日,特朗普及其贸易幕僚在白宫接待刘鹤时的口味较为积极。(AP)

和习近平会晤并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应该是特朗普当前最期待的政治目标。虽然习近平缺席峰会的可能性不大,但特朗普如此表态,就已经处于被动地位,促使莱特希泽及努钦团队想尽一切办法,将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当做最重要政治任务,为特朗普会晤习近平创造条件。

这一政治任务如果完不成,莱特希泽和努钦肯定会习惯性地怪罪中国,但同时也会消耗特朗普对他们的信任和耐心。

当然,此前中美达成全面贸易协议最大的阻碍不是国会,而是以莱特希泽和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为代表的鹰派。莱特希泽上世纪曾让日本向美国低头,此次牵头中美贸易谈判,也是他再次青史留名的机会。但是,今日的中国绝非昔日之日本,莱特希泽面对的贸易挑战是全新的且体制性的。加上中国自己的发展与改革布局,以及其不轻易妥协的政治姿态,莱特希泽也无法复制在里根(Ronald Reagan)时期所取得的成就。

10月11日,特朗普接过由刘鹤递交的习近平亲笔信。特朗普期待能在11月中旬会晤习近平。(Reuters)

而且,特朗普对莱特希泽的信任度也会经受时间的考验,毕竟特朗普不会像莱特希泽那样深远地看待贸易问题。特朗普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短期政治效益,也就是自己2020年连任竞选。

从目前来看,特朗普和中国达成协议的欲望很强烈。因为他需要一份和中国的贸易协议,稳住农业和工业选区的选民。听说中国破纪录增加年度美国农产品进购后,特朗普甚至希望美国农民多买地、多买农具。

美国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也非常看重签署第一阶段协议。10月14日,他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提到,如果和中国无法签署第一阶段的协议,美国就会重启11月中旬提高关税税率的计划,但他希望双方能够签署协议。而据美国媒体的爆料,除了和刘鹤的电话沟通和两国副部级磋商外,莱特希泽及努钦还希望再次同刘鹤会晤。

这种迫切感越强,就说明他们肩上的政治压力越大。这种政治压力就来自特朗普本人,也就是他同习近平举行会晤并签署协议、宣告贸易谈判第一阶段胜利的政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