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制裁华为经验 美国调整对华科技战策略
第13轮中美高级别贸易谈判与10月10日拉开帷幕。中共副总理刘鹤率代表团抵达了华盛顿。也就在这个时间档口,美国在新疆人权问题上对中国发难。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10月8日宣布一则声明,对在新疆压制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中国政府官员施行签证限制,不过美方拒绝透露具体官员的信息。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也公布了一份“实体清单”文件,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安局和其19个下属机构,还有8家中国商业公司同样被列入“清单”当中。这些企业在被列入“实体清单”后,美国政府即可限制对这些机构出口、进口或经美国转口在 EAR(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清单上的项目。
对于以上举措,美国给出的理由是“这些实体在中国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数群体实施镇压、大规模任意拘留和高科技监控的过程中涉及侵犯和践踏人权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首次以人权为由对中国实体采取制裁。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也在公布实体清单后表示,这一最新作法能确保在充满个人自由、自由企业环境所培育出的美国科技,不会被用来压制毫无防备的少数族群。
不过,从美国的操作可以看出,与其说美国是“为了惩戒中国侵犯人权,所以才发起制裁”,到不如说是“为了发起制裁,而寻找合适的理由”。
美国的报告中指出前述企业“侵犯新疆少数族群人权”,并卷入了中国的监视、拘押和压制行动。但这些企业并未只服务于新疆,其产品更不是为了“侵害新疆少数族群人权”而制造的,上述企业大多都是在相关领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企业,在国际科技市场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美国以此理由对这些公司发出限令,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再有,清单发布的时间点是中美新一轮谈判前夕。时间点如此敏感和微妙,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美国用如此含糊的理由限制中国企业,其背后到底隐藏何种目的?
从这28家被“制裁”企业的所属产业范畴看,它们均为科技公司(其中包括浙江海康威视(Hikvision)、大华科技(Dahua Technology)、科大讯飞(iFLYTEK)、厦门美亚柏科(Meiya Pico)信息有限公司与溢鑫科创(Yixin)有限公司等),甚至还有一些独角兽级别的人工智能公司,例如商汤科技(SenseTime Group Ltd,)、依图科技(YITU)以及阿里巴巴支持的旷视科技(Megvii Technology Ltd,)。
上述公司的产业归属让美国含混其辞的真实意图逐渐清晰:美国保护人权是表象,打压中国科技才是实质。
事实上,这也并非什么新鲜事。2018年5月29日,白宫承诺实行新的出口管制,并表示这是为了保护美国国家安全。此后,美国便开始用“保护国家安全”的理由不断挤压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空间。从打压中兴,到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被捕,再到呼吁各国禁用华为,美国近段时间对中国科技的“围追堵截足”便是最好的例证。
而美国此次以新疆人权为由制裁中国企业的行为,事实上也是同一个套路,不同的“故事”。美国有此调整,也是吸取了“围剿华为”的经验,找到了另一个可以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手段。
中国在新疆人权问题上一直饱受外界非议。西方国家在新疆问题上一直对中国保持着一贯的批判态度。2019年7月10日,加拿大、日本等22国曾发表致联合国高级人权事务专员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的公开信,对中国的新疆治理进行指责,批评中国在新疆地区大规模拘押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
基于西方对中国新疆问题的不满,美国此时以新疆人权的理由限制中国企业和该国部分官员签证,或许是想在中美高级磋商重启之际以此施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