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在联合国阻击中国的失败尝试
每年的联合国大会,和中美相关的争议话题总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2018年联合国大会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为了中期选举共和党选情,指控中国干涉美国中期选举。结果这一指控不了了之。今年的联大会议,特朗普照常对中国进行各种批评,随内容和力度没有什么变化,但效果都非常一般。再看这一年来中美在联合国人事安排上的较量,美国似乎略逊一筹。
特朗普9月24日曾在联合国大会演讲中批评中国的“不公平”贸易政策,但即便如此,特朗普及其幕僚在会后间隙依然对贸易谈判持积极态度。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9月26日甚至提到,中方最近几天在大宗商品市场,购买大豆和猪肉,令他相信中国可能很快就会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中国商务部也说已购买相当规模的美国大豆和猪肉。代表中国出席联大会议的中国外长王毅9月26日也提到,美国在中国商品进口关税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意愿和行动”。
另外,特朗普也在联大演讲中提到了香港,也在宗教自由等问题上指摘中国,但总体上还是延续之前的路数,舆论上并未形成压倒性的优势。美国在联合国平台对中国的施压和阻击效果有限。
其实,从特朗普上台后在联合国舞台上同中国的较量来看,中国明显开始占据一定的优势。美国一味地推行孤立主义外交,加上它对相关联合国机构和机制嗤之以鼻的态度,导致它的影响力也在下滑。
联合国第74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有关联合国会费的问题再次被提了出来。特朗普政府削减联合国会费,部分原因是特朗普及其背后的保守派认为联合国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某些机构设置甚至“非法”,蚕食美国在联合国舞台的领导力。
但中国视野完全不同。
中国政府将联合国视为扩展和展现中国经济和战略角色的绝佳舞台。中国当前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贡献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维和经费贡献国。中国作为第二大会费缴纳国,已于2019年5月3日足额缴清了承担联合国常规预算分摊的12.01%,即3.347亿美元的会费。而美国总欠费则高达80亿美元。另外中国海外维和部队人数高达2,500人,远超其他联合国安理会四个成员国的维和人员总数。而在1990年,中国维和贡献仅仅为5人。
美国拖欠联合国经费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原因。根据民调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9月23日公布的民调,多数美国人(59%)对联合国持积极的态度。但是,在美国两党之间,这种态度差异很大。其中,只有36%的共和党人对联合国持积极态度,而民主党对联合国的支持度高达77%。共和党这一态度是1990年以来最消极的一次。
除了会费拖欠外,特朗普政府两年来阻击中国人担任联合国重要职位的努力也收效甚微。
今年1月22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任命来自中国的夏煌担任秘书长非洲大湖区问题特使一职,他于4月1日正式履新。当时的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利(Nikki Haley)力阻联合国这一任命,但最终失败。美国一方面消极应对联合国多边议程,另一方面又想独断影响联合国人事任命,但最终都未能如愿。
其他在联合国机构任职的中国人也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比如在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2019年1月开启第四个任期的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2019年6月击败法国和格鲁吉亚竞选对手、成功当选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的中国时任农村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等。
即便是中国力推的一带一路项目,也受到了联合国领导层的支持。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默罕默德(Amina J. Mohammed)2018年就曾明确表示,一带一路可以促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她甚至呼吁非洲国家领导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这种项目改善自己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今年4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上表示,绿色经济是未来。它促进繁荣,创造体面劳动,解决冲突的根源,并有助于人们充分享有各项人权。
相反,美国却在联合国和中国唱对台戏。除了在全球范围内批评一带一路项目、抵制华为技术外,特朗普政府还借联合国平台,批评中国的贸易政策、人权记录及全球实力的扩张。到目前为止,美国这方面的努力都没有收到明显效果。
分析认为,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开始积极承担大国责任,肩负起更多国际使命,这和中国实力及影响力增长是相辅相成的。而与此同时,美国领导力的下滑,尤其是美国华盛顿两党政治斗争的外溢效应,导致美国在联合国无法再像过去那样随意发号施令。现在,中美都在呼吁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改革,但如何改,也是两国领导力及思维模式的一种新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