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抛来橄榄枝 北京顺水推舟还予人情
中美开启新一轮的贸易谈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9月16日表示,美中两国贸易谈判副代表将于19日开始在华盛顿会晤。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证实,称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拟于18日率团访美,与美方就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为10月在华盛顿举行的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做准备。
廖岷访美并不代表中国副总理刘鹤10月一定会访美,但根据目前中方的姿态,刘鹤访美进行新一轮谈判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9月11日宣布对约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提高关税的时间从原定的10月1日推迟到10月15日后,刘鹤与中国商务部都表示了欢迎。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也发文肯定了特朗普的善意。
同时,中国国务院9月11日公布了两份美国商品清单,排除清单上不包含大豆、玉米、猪肉等美国的大宗出口产品。但9月12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企业已开始就采购美国农产品进行询价,大豆、猪肉都在询价范围内。
9月16日,中国宣布对新的美国猪肉、大豆等农产品采购实施加征关税排除。
北京接受特朗普的示好并积极回应说明了姿态的变化。
要知道,7月31日中美第十二轮高级别谈判之后,中美相互加征关税。特朗普8月13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商品清单中的某些商品征收10%的关税推迟到12月15日。8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把华为购买美国产品的“临时通用许可证”再延长90天。当时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称这是美国向北京传递的善意。可中方拒绝了美国当时的善意,并提出了磋商条件——取消对5,500亿美元中国商品进一步加征关税。
现在美国并没有满足中方的条件,只是将原定的关税日期推迟15天。北京积极回应特朗普的善意,采购美国农产品,并派员前往美国谈判。这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妥协退让可以解释的。北京为什么愿意接受特朗普的善意积极赴美谈判,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考量?
首先,北京看到了美国的转变。特朗普9月12日称自己倾向于签署全面协议,但他提到很多专家在讨论一份临时协议,就是逐步解决,先签署容易的部分。美国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9月13日在被问及特朗普是否会为了2020年大选前稳定美国经济而选择与中国妥协接受一份暂时协议时,他表示特朗普是一个谈判者,已有两手准备。
特朗普和努钦并没有排除与中国签署临时性协议的可能。根据美媒彭博社透露的消息,特朗普的高级贸易顾问们正在讨论向中国提供一项有限的贸易协议,该协议将首次推迟甚至取消美国部分对华关税,以换取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和采购美国农产品等方面做出承诺。
以往特朗普多次提到美国会与中国达成伟大的历史性协议,认为美国会很容易赢了与中国的这场战争。中美拉锯一年多的时间,特朗普原本的设想并没有成为现实,他也逐步认识到中美博弈的复杂性与长期性。《3000亿新关税9月开征 上海会晤才是中美谈判的真正起点》一文中也分析过,在经过了十二轮谈判,两次“习特会”后,中美双方终于完成了过招,摸清了互相的底气,中美贸易谈判,可谓才正式开始。
特朗普7月曾坦言美国要与中国达成经贸协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7月17日也说过,美国贸易谈判不是“十分钟就能谈完的”。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9月6日将贸易战和冷战相提并论,预测美中可能要谈10年。
同时,美国对待谈判内容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5月中美谈判破裂,库德洛在9月6日称“我们的团队希望回到5月谈判的节点”。此前美国不接受中国修改协议内容,现在美国表示愿意回到5月的谈判,说明美国接受了美中还可以继续就分歧内容重新谈的想法。
北京看到了美国正在转变贸易战问题上的姿态和策略。临近大选,特朗普希望能有一份拿得出手的贸易答卷,9月美日很可能签署“有限度的”(limited)自贸协议是证明。这种求政绩的诉求很可能会促使特朗普退而求其次,与北京寻求达成一份临时性协议。
中美之间的缠斗将是持久的,一劳永逸解决贸易问题并不现实。相比于极端对抗到底,能够取得阶段性胜利也是北京现在乐见之事。
再者,从中国国内的政治大气候来看,北京正在准备70年国庆。北京并不希望中美贸易战给国庆节投下太多的阴影,既然特朗普已经将推迟加征关税作为“国庆贺礼”送给中国,中国也可以顺水推舟接下美国的示好。这是向中国国内传递利好信号的举动。
最后,从美国进口大豆、猪肉等农产品可满足中国国内的需求,尤其是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中国国内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进口猪肉成为中国的一大选择,2018年,中国猪肉进口来源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德国、西班牙、加拿大、巴西和美国,美国是一大猪肉来源国。
进口美国农产品可平衡中国国内的市场供需,这对中国来说是好事。外界解读为这是对美国释放的善意,中国也不介意顺水推舟送特朗普一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