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被炸揭开石油战序幕 沙特也门伊朗给特朗普的启示

撰文: 唐晓东
出版:更新:

截至当地时间9月1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最大的原油出口国,即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设施遇袭的余波仍在继续。资料显示,由于受“袭击”影响的产油量占沙特当前产油量的一半,沙特石油的产出和出口暂时受到波及,全球原油因此在事发当天暴涨10美元。

到9月16日早些时候,北海布伦特原油(Brent crude)开盘上涨近12美元,涨幅达19.5%,至每桶71.95美元,这也创下了该交易指数1988年创立以来的最高点。世界石油的另一关键指数,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也上涨超过11%,至每桶61.23美元。

一时间,在美国能源部已经发布消息,称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必要时将动用紧急原油储备之后,这场因也门胡赛(Houthis)武装“无人机”空袭而引发的风波就陡然升级了。

的确,此案的涉事方相对简单,仅包括沙特、也门以及伊朗这三方,但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在15日突然“谴责伊朗袭击”时,卷入其中的美国也再一次引发了外界的注意力。

而特朗普“我们知道谁袭击沙特油田”的发言,以及至今按兵不动的态度,似乎更显出了美国在这一系列混战中的实际立场:很显然,面对一场刚刚开始的大戏,美国不急于展现自己的真实态度。

根据美国在沙特两处油田被炸后提供的卫星图片等资料显示,沙特的油田固然遭遇19发飞行体的攻击,19发命中都在油田设施上,但是遭遇损失的目标仅为14个油罐、3个泵站和2个油井。

对炼油厂来说,油罐和泵站这些目标是几个月内可以修复的。当飞向沙特的无人机或导弹并未将目标对准油田的常压塔、流化催化裂化装置(FCC)等核心目标时,考虑到沙特在9月中旬之初就确立了其长期减产的计划,疑似来自也门的低精度打击似乎就帮了大忙。

事实上,自沙特王室成员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亲王(Prince Abdulaziz bin Salman)被擢升为能源部长后,该国就一直在加速自己OPEC和俄罗斯协同的减产计划,很多石油交易员和分析师们猜测亲王为求提升油价,其手段可能不外乎“进一步减产”或“其他战略”。

随着油价从2014年的110美元每桶降低到2019年9月中旬前的55美元每桶,沙特已经开始遭遇预算赤字膨胀和外汇蒸发的影响。在2016年4月时,沙特尚有6,500亿美元外汇储备,到2017年2月,就只剩5,140亿美元。到2019年,更降低到4,966亿美元。考虑到在2019年前9个月的大部分时间内,全球原油交易价格一直低于沙特阿拉伯平衡预算所需的每桶70至80美元。这场风波对于沙特是利远大于弊的。

当然,即便这场遇袭风波有助于加速国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的上市,还有助于OPEC其他国家在风波中的转型。利雅得方面以及在沙特驻军的美国仍需要对此拿出点态度。这使得白宫和沙特当局最终在9月14日确认了一点意见,确定特朗普在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通电话后,“支持沙特采取自卫行动”。

但美国的态度还是引发了一点多余的动作。对熟悉白宫生态的观察人士来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一贯以“善于揣摩上意”著称,此番他也不例外。在特朗普于14日和萨勒曼通了电话后,蓬佩奥就马上指责伊朗策划了对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大型石油设施发动的无人机袭击,伴随着伊朗否认对14日的袭击事件负有责任。这场风波的风头就陡然变大了些。

对于尝试在波斯湾问题上迫近示威,“极限施压”的特朗普一侧来说,伊朗已经依靠拿捕英国油轮等手段给了他有力且有效的当头一击。而伊朗情治机构宣布“破获美国间谍网”的声明,更展示了德黑兰的游刃有余。(路透社)

到9月15日,伊朗外交部、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发言人都出面警告,不仅称伊朗为“全面”战争做好了准备,更强调“伊朗周边2,000公里以内的所有美国基地和他们的航母”都在伊朗导弹射程之内。

但对美国来说,华盛顿暂不希望引发与德黑兰的紧张局势。德黑兰当局在7月下旬已经不止一次展示过对华盛顿“极限施压”的游刃有余。加之美国还有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期间让伊朗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与特朗普会面的方案,这就让美方不希望扩大事态。

遗憾的是,伊朗当局已经在16日表示鲁哈尼不会与特朗普在联合国会晤。加之也门的胡赛武装也称沙特油田的遇袭是“沙特内部有志之士参与合作”的战果。考虑到当下油价已经接近“每桶80美元”的水平,逐渐符合沙特当局为阿美公司上市所限定的标准,加之美伊的对峙亦有可能加剧油价的上涨,这就决定了特朗普当局还会在这场风波面前继续选择沉住气,并等待序幕结束,正戏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