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延至10月 共和党警示特朗普的连任竞选危机
就在舆论热议中美9月份贸易谈判难敲定之际,9月5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财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致电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确定将原计划的9月份的第十三轮贸易谈判,推迟至10月初举行,地点是华盛顿。
而就在9月3日,刘鹤应约会见了到访的美国国会参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参议员戴恩斯(Steve Daines)及参议员珀杜(David Perdue)。刘鹤向两位共和党人提到,中方坚决反对贸易战,这不利于中国,不利于美国,也不利于整个世界。中国希望双方加深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妥善解决问题。
这算是中国政府向美国共和党精英及共和党政府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特朗普共和党政府认定,中国有意拖延谈判,至2020年大选结束。而特朗普自认为美国在贸易战中占据有利位置、美国经济损失不大,故而也敢和中国“拖下去”。但是,随着近来一系列经济数据预测,美国执政党共和党内部以及特朗普竞选战略团队当中,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尽快达成协议,以免损害特朗普的2020年大选连任前景。
关注戴恩斯和珀杜的美国媒体注意到,刘鹤非常强调谈判的平等性及相互尊重。根据美国彭博社的报道,由于美国拒绝推迟加征9月初的关税,美国要想在9月份按计划和中国举行贸易谈判,难度自然很大。这也是贸易谈判最后被推迟10月份的原因之一。
美国商会会长多诺霍(Thomas J. Donohue)在华盛顿很有影响力,一直反映美国商界的声音。他在9月3日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提到,如果美国推迟或取消9月份新加征关税的计划,中方早就答应在9月份举行谈判。但是,白宫的策略是保持不变,否则新的变动只会让美国在谈判桌上失去筹码。
10月初的谈判距离7月上海贸易谈判刚好2个多月的时间。在此期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3,000多亿美元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分别于9月1日和12月15日付诸实行。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将对约75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5%、10%不等的关税。另一部分包括笔记本及手机等产品的关税,预计12月15日起加征。
美国舆论认为,在新加征关税和新关税威胁不取消的情况下,双方必然有在谈判诚意和内容上有所改变。之前中美曾达成一些初步的协议,确切说是农业商品购买协议、放松或取消对中兴及华为业务限制的协议,而非全面贸易协议。如果10月份的谈判继续围绕购买农产品等固定议题展开,延续上海谈判的路数,结果可能不会有什么突破。
共和党战略分析师海耶(Doug Heye)近来一直在艾奥瓦州和密苏里州等受贸易战影响的农业地区走访。他注意到,特朗普的支持者一方面非常看重特朗普对中国的强硬姿态,但另一方面又切实感受到了贸易战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及其幕僚近来对外表现乐观的原因之一,目的就是为了给选民留下“美国正在赢得这场贸易战”的印象。
但是,双方已经谈判十二轮,彼此的分歧不但没有弥合,而且还增加了新的矛盾和互不信任,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除非美国让步,寻求一个打了折扣的协议。
特朗普智库、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洛曼(Walter Lohman)预测,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在圣诞节前后寻求和中国达成协议,力争在2020年前结束贸易战。这场贸易战对美国消费者、美国制造业和农民的伤害,超过特朗普的预估。
如果进入2020年,随着两党候选人竞选的开始,特朗普政府同中国达成协议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要想达成协议,美国在政策上做出让步的必要性大于中方。但如果美国让步,特朗普势必会被民主党批为“软弱”。民主党一向在贸易问题上坚持对华强硬,只不过不是通过加征关税这样的粗糙手段来实现。
白宫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导致不确定性增加,美国本土消费者支出减少。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8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环比下跌8.6至89.8,创下8年以来最大月度跌幅,给正在放缓的美国经济带来更多隐忧。如果这种经济势头延续至2020年,民主党自然会将其追究于特朗普的“关税贸易战”。
一些研究竞选策略的共和党分析师认为,民主党支持强硬的对华贸易政策,但反对加征关税。如果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不但有助于达成协议,而且民主党也不会就此大做文章。正如美国专栏作家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的一篇文章所说,如果特朗普想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双赢的话,那就不要一味地追求“完美”协议,而是应该注重一些能够取得的真正的贸易进展,从而缓解彼此压力。所以,关键看特朗普如何平衡贸易谈判和自己的连任之间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