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中方为何将谈判地由北京转至上海?

撰文: 黄治金
出版:更新:

7月23日,长期紧密追踪报道中美贸易谈判的两家美国媒体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爆料,在中国政府的提议下,美国贸易代表团将于下周访问中国上海,举行大阪习特会以来的首次正式贸易谈判。
贸易谈判地由北京转向上海,中国政府希望向美方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和以往爆料不同的是,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官员此次向这两家媒体特意强调,这是5月谈判崩溃以来,两国团队首次高级别、面对面的贸易谈判。

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率领团队是一个“小型”贸易代表团,预计7月31日访问上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率领的中国团队中,立场更强硬的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也将加入。

莱特希泽和努钦下一次谈判的主要任务是让中国兑现购买美国农产品的承诺。(AFP)

这两家媒体都提到这次贸易谈判时间点的“政治敏感性”,即上海谈判适逢中共每年夏季的北戴河会议,以及中国香港的抗议示威活动、中国政府发表的国防白皮书等。

截止北京时间7月24日上午,中国政府外交部和商务部尚未确认美媒这一爆料。

美官员向媒体透露,此次上海谈判,双方所谈议题也将很广泛,但从美国官员释放的信息来看,上海谈判并不会取得重大突破。有的时候,就是因为所谈议题太宽泛了,才谈无所成。

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7月23日也提到,莱特希泽和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本月同刘鹤的通话中,都强调了中国购买美国农产品的重要性。中国如果兑现承诺,就是向美国释放“善意”。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Wilbur Ross)7月23日也说,重要的不是达成协议的时间点,而是达成一个合适的好协议。

钟山(左一)被美国认为是中国经贸团队中的强硬派。(VCG)

此次上海谈判主要聚焦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如何兑现购买美国农产品的承诺二是美国如何采取具体举措为中国企业华为解禁。这两个议题也是大阪习特会的主要话题。至于“两国贸易结构的调整”,双方的分歧一直存在,目前暂时处于次要位置。

有分析认为,其实美国现在似乎已经摸清了中国的状态或想法,短期内不可能达成此前所期望的协议,或者有利于美国的协议。因为一些结构性改革可能需要中国立法机构通过才可实现,那就意味着美国还要等很长一段时间,这对于耐心有限、面临连任压力的特朗普的来说,是不够的。

所以,美国团队当前注重暂时满足特朗普的短期诉求,也就是促使中国兑现承诺,购买更多美国产品。

至于为何选择在上海,美国人似乎并不关心。从中国人的办事方式来看,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何况,上海在中美外交史中曾扮演过特殊角色,现在又是中国国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自然会是除了北京之外的第二个最优选择。而且,近年来,中国的一些外事活动也多在其他地方城市举行。

不过,换个地方亦可换个心情,向美方营造一种别样氛围,避免过往在北京谈判的各种不愉快影响谈判的状态。

最重要的是,如果此次上海谈判谈得不错,美国考虑下次谈判地点时,也未必局限于政治氛围浓厚的华盛顿。按照当前的华府政治氛围,特朗普很难做出诸如全面解禁华为等折衷妥协,很容易被国会指责向中国示软或和中国政府存在幕后交易。中国一直希望避免贸易谈判被华府的两党政治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