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顿继续担任特朗普的国安顾问是自取其辱
特朗普和中朝俄的和解姿态,让其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John Bolton)的强硬立场显得异常突兀。
如果特朗普继续和解路线,博尔顿可能会面临原则、名誉和权位皆输局面。
从大阪“习特会”、“特金会”、“特普会”和近来美伊紧张关系可以看出,博尔顿或多或少都以国安顾问的身份在白宫扮演着角色。但是,随着特朗普将美国内政外交完全转变为一场政治秀,追求务实的外交成果,一直希望借特朗普推进自己理想的博尔顿,似乎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反而逐步被边缘化、甚至在无形中被特朗普或其周围温和派幕僚“羞辱”。
凡是被特朗普挑选为他效力的幕僚,入职前都曾夸赞过特朗普,然而都无一例外地受到过特朗普的羞辱、降格甚至嘲讽,有些甚至被起诉坐牢,有的即便不坐牢,也差点身败名裂。可能只有他的家人伊万卡(Ivanka Trump)不会享受这种“待遇”。
国安顾问博尔顿(John Bolton)通过在福克斯新闻(FOX News)迎合、吹捧特朗普,成功接替军人出身的麦克马斯特(H. R. MacMaster)担任国安顾问,助推了很多对外强硬的外交辞令和国安政策。
自上世纪末至今,博尔顿一直延续着强硬的好战立场。时至今日,他依然拒绝承认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错误,而特朗普则明确认为,伊拉克战争是“糟糕的错误”。
博尔顿几十年来一直将朝鲜、俄罗斯和伊朗视为美国的敌人,但在特朗普眼里,俄罗斯和朝鲜反而是可以接触的对象,俄朝领导人更是他的好朋友。即便是不断升级的美伊关系,特朗普也拒绝滑向战争边缘。博尔顿等幕僚增兵中东的计划,亦被特朗普驳斥。
在对华关系中,博尔顿建言特朗普指控北京“干涉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在贸易谈判中以“国家安全”或“军事安全”为由对中国加大施压、凭空增添谈判砝码;在军事上加大对中国“南海军事化”的指控;加大在网络安全领域对中国“偷窃美国技术与秘密”的指控等等。但是,为了短期政治效益和连任选举的需要,特朗普多次同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通话、见面和解,促使双方在贸易层面保持在合作与谈判的轨道上。
以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白宫顾问库什纳(Jared Kushner)和伊万卡(Ivanka Trump)为代表的主谈派,暂时在白宫内占据主要话语权,博尔顿之前在贸易边缘打擦边球的主张一直未获准允,比如访问台湾的计划,美国之前的对台军售计划以及派更多美国军舰闯南海的计划,也未如博尔顿所愿推进。
也就是说,博尔顿在对华关系问题上有发言权但没有话语权。
朝鲜问题上更让博尔顿难堪。
博尔顿一直支持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迫使后者就范、甚至崩溃。2008年,小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取消部分对朝经济制裁后,博尔顿曾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将此举称为美国总统的悲哀之举,是美国对朝政策的“悲剧终结”。被特朗普任命为国安顾问前,博尔顿还在呼吁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但是,通过三次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会晤,尤其是在板门店特金会后,特朗普不但考虑取消部分对朝制裁,甚至有可能搁置让朝鲜上缴核武器的要求,只要求朝鲜停止发展新的核武器。
可见博尔顿完全不在特朗普对朝决策之内。即便是板门店特金会,博尔顿也没有参加,而是按原计划访问蒙古。
特朗普坚持和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交好,也让博尔顿无奈。
博尔顿支持强化北约(NATO)力量予以对抗,认为北约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政治、军事联盟。博尔顿甚至将普京干涉美国2016年大选的行为视为美国绝对不能容忍的“开战理由”。
但是,特朗普始终重视和普京的私交,多次拒绝公开就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当面批评普京。即便是大阪特普会,面对美国舆论要求特朗普向普京提及俄罗斯干涉美国民主的压力,特朗普最后也是以一种开玩笑的方式,和普京一笑而过。
那为什么特朗普还需要、甚至离不开博尔顿?这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博尔顿可以充当反击左派、回击白宫软弱的最有力武器。特朗普不喜欢博尔顿,但喜欢利用博尔顿。这和特朗普对前白宫战略师班农(Steven Bannon)的姿态是一样的,毕竟他们相互有很多共同语言。
特朗普的逻辑或许是,正是因为有博尔顿这样对朝鲜、中国、俄罗斯甚至伊朗最强硬的幕僚在身边,自己和这些国家达成的任何协议才是完美且成功的。这样左派或反对者才能无力辩驳。 所以,特朗普和博尔顿有相互利用的关系,都存在国内政治博弈和个人利益的考量。
福克斯新闻记者卡尔森(Tucker Carlson)一直是特朗普的忠粉,可以说是特朗普在媒体界当中的“喉舌”。在美伊关系紧张和升级之际,卡尔森一直敦促特朗普避免和伊朗军事对抗,并强烈批评博尔顿的好战主张,将其批为“官僚蛀虫”。美国专栏作家戈尔德贝格(Michelle Goldberg)7月1日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对此调侃博尔顿称,在正常运作的政府,国安顾问的言行应该比电视台主持人的说辞更权威。但在板门店“特金会”期间,陪同特朗普访问三八线的则是卡尔森,而非博尔顿。这是多么大的讽刺。有美国网友调侃说,可以让卡尔森担任国安顾问。
博尔顿本来通过投特朗普所好,找到了稳固自己在白宫话语权的时机,然后借机推行自己坚信的对外强硬路线。但是,特朗普的和解姿态以及他对短期政治效益的追求,让博尔顿的强硬好战立场在国安委员会内部显得异常突兀。他的存在似乎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和自我矛盾。
对于博尔顿这样以鹰派好战立场为准则的幕僚,如果自己的主张得不到接纳,他在白宫的权力存在就毫无意义。如果继续留在白宫,就无异于出卖自己多年来的立场原则,换取自己的政治权位,继续违背自己的原则为特朗普效力。
如果特朗普继续温和路线,对外全面和解,博尔顿搞不好会面临既丧失原则,又丢失名誉,还不再拥有权位的三输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