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九合一】外来势力介入? 美国表明立场 支持民进党
台湾地方选举已于11月24日尘埃落定,国民党在多个县市夺回执政权,成功翻转蓝绿格局。台湾人民已做出自己的选择,而身为台湾“传统盟友”的美、日两国,似乎也有了自己的选择。
11月10日,美国在台协会主席(AIT)莫健(James F. Moriarty)访问台湾时,针对台湾大选做出评论。他表示:“显然有外界势力,在改变台湾舆论并散播不实资讯,这是很危险的”。一段时间来,民进党都指控中国“网军”散播假消息,国民党则批评蔡政府借“外来势力”抹红国民党。
美日皆对蓝营不满
一天后,采访莫健的TVBS电视台或许因担心影响选情,将受访片段下架。没想到,AIT在选前一周的11月19日于Facebook页面重新上传了相关片段,引发轩然大波。如果说莫健访问时表态只是无心之言,挑在选前再次上载影片,无异于选边站队。另边厢,前AIT高雄处长杜维浩(Robert C. DeWitt)更公开表态支持民进党高雄市长候选人陈其迈。
不仅美国,临近的日本似乎也态度鲜明。今次伴随地方选举投票的,还有10项公投案。其中“禁止进口来自福岛地区食品”一案更获八成支持通过。日本驻台代表沼田干夫除了表示遗憾外,还称进口食品问题被作为“政党斗争的工具”,矛头直指发起公投的国民党。
模糊表态到旗帜鲜明
事实上,过往AIT官员亦时常对台湾政治发表评论,并试图影响选举。2012年总统大选前,《金融时报》引述美国国务院人士所言:“蔡英文并无意愿与能力继续维持过去几年两岸享有的稳定关系”。相关报导当时重挫了蔡英文选情。外界普遍相信,这一消息由国务院有意放出,但官方仍澄清:相关评论绝不代表奥巴马政府意见。
而在陈水扁执政时期,亦以“让陈水扁在阿拉斯加过境方式”,表达对当时民进党政府激进两岸政策的不满;但在选举前夕,华府仍保持克制。相比之下,今次美方评论在选情关键时刻释出,显然试图影响选举;且评论者为美国现任外交官,层级也比过往高出许多。体现美国已在蓝绿两党间选边站队。
台湾对美战略意义已变
美国一反过往“保持暧昧”态度,坚定站在民进党一边,自然因为中美关系近年生变,令台湾对美价值发生改变。过往,美国担忧台海两岸生战生乱,令美国被迫卷入两岸冲突,因而采用“双重震慑”策略:一方面向台湾出售武器,降低大陆物统意愿;另一方面,当台北挑起争端时,美国也通过“惩罚时任执政党”的方式迫其收手。
但当特朗普上台后,中美结构性矛盾全面爆发,美国对台湾这一筹码的使用更为大胆:除了特朗普上台初期同蔡英文通电外,更通过《台湾旅行法》和《国防授权法案》,强化美台政治和军事交流。相较于担心两岸生乱,华府如今更担心“台湾倒向中国一边”,自然冷落“友中”的国民党。
与此同时,民进党则“抓住机会”向华府示好。除了行政院长赖清德在立法院内宣誓自身为“支持台独的政治工作者”,献上对北京强硬的投名状;蔡英文更多次提及“民主、自由和人权是台美共享价值”,强调美台属于同一阵营。今次大选前,民进党元老游锡堃更放话:“如果民进党这次选不好,会让国际以为台湾不支持美国”。两厢比较下,美国自然态度鲜明。
如今看来,中美关系短时间逆转的可能性甚微,而美国对台湾政治的介入,也只会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