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菲律宾油气勘探新步伐:两国如何由敌对走向合作

撰文: 郑悦
出版:更新:

周三(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两日访问菲律宾的行程,这是时隔13年,再有中国国家主席到访菲律宾。回想起2016年南海仲裁案之后,中菲两国陷入恶化状态,如今中菲两国的友好局面实在是令人瞩目的变化。

22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谈及中国与菲律宾签署《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称这是双方在油气勘探、开发合作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双方就继续就有关具体事宜做进一步探讨。提及能否公开有关谅解备忘录的内容上,耿爽强调,文件公开与否,取决于双方在协商过程中达成的谅解,以及文件本身是否有明确规定。

一份具有特殊性的协议

此次油气开发合作是中菲两国在密切沟通的基础上达成的重要共识。双方在今年年初就进行相关事宜的工作,具体框架如下:

●在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之下建立油气事务工作组
●根据《联合国宪章》、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以及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文件,在依据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双方设立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工作组,有关合作不影响双方各自法律立场。

此前,中菲两国虽然在2003年和2008年有过油气共同开发的探讨,但是菲律宾方面以“不符合菲律宾宪法”以及“中国必须先承认菲律宾在南海某些海域的主权权利”的态度搁置合作。

虽然中国此次与菲律宾在联合开发南海油气的合作上只是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但是回望中菲两国的关系,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令两国关系陷入恶化。两国的剑拔弩张,暂且抛开共同开发的议题,即便是两国坐在一张桌上对谈,都是难以想象的局面,如今双方领导人签下合作备忘录更显得难能可贵。

那么两国又是如何走到今天?

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新华社怒斥为“一张废纸”。(新华社)

中菲关系大转变

南海仲裁案后,外界对中菲关系走向多持负面态度。杜特尔特的上台是中菲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杜特尔特放下前任总统阿基诺三世(Benigno Aquino III)对中国的敌对态度,寻求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方式。

另一方面,中方存异求同,不求速效,不记前嫌的方式,亦是一大促因。

2016年10月,杜特尔特访问中国,受到了北京最高规格的欢迎,两国领导人在会谈中同意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处理南海争端。双方都认识到南海争议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只要不触碰底线问题,中菲两国可以搁置争议,而不是以此为着力点引发冲突。

杜特尔特出任菲律宾总统之后,中菲关系越来越亲密,近日中国向菲律宾赠送四艘12米长船舰和30个榴弹发射器。(美联社)

杜特尔特一再对外表示对习近平的尊重,说到“他能够理解我的困难,并愿意伸出援手,我想对中国说谢谢。”可以说,中菲关系改善,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能够了解到菲律宾的需求,以此找到双方合作的契合点,存异种求同。

中国同意为菲律宾提供基础建设的资金,鼓励中国游客前往菲律宾,进口更多菲律宾热带水果等农产品,促进双向贸易的平衡。随着中菲贸易的持续增长,中国已经稳居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谋求长远合作才是关键

西方媒体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质疑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只限于承诺,而没有实质上的行动。

实际上,在确保中菲两国能够敲定落实具体项目的政治前提下,中国需要优先考虑两国长期合作战略的稳定性,这是中国落实与菲律宾合作的重点。此次,中国与菲律宾签下29项双边合作文件,涵盖了油气开发、“一带一路”等项目的合作,中菲两国的合作关系又走上新一层台阶。

22日,越南外交部副发言人阮芳茶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菲律宾与中国的油气开发合作只能在两国按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项规定拥有主权和主权权利的海域上进行。

中方在与菲律宾未完全敲定南海油气开发合作的情况下,不公开文件亦是考虑到越南的顾虑,减少南海争议区内国家的反弹声音,亦显现中方追求与菲律宾长期合作,共同谋求区域内稳定的决心。

此次,中菲双方签订《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是一个新的突破,在互相不触碰底线的前提下,搁置争端甚至化解争端,能够和平共处、实现互利共赢的,才是当今多极化世界格局下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