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财困 IMF施压 中巴经济走廊或前功尽弃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巴基斯坦陷入财困,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有机会受阻。
中巴经济走廊的情况,与其他“一带一路”计划一样,其成功与否,有赖于所在国家的政策改革。走廊对巴基斯坦经济有长远助益,其造化要看巴国当局能否将短暂的“危”转为未来的“机”。

据7月20日的最近数据,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的外汇储备,只剩下90亿美元,连两个月的进口量也不足支付,不合乎向世界银行贷款的资格,恐怕要寻求国际货币基金(IMF)救济。

IMF对受助国家的财政多有规管,支出庞大、总投资额预计超过60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可能会受到阻碍。IMF很可能会要求巴国政府公布走廊的各项细节,并将某些项目中止,以平衡巴国政府的财政状况。

巴基斯坦一直用“走廊建设可能受阻”为理由,要求中国借款,以避免要向IMF求援。今年首半年,中国已借出共40亿美元。除非中国再加借款,否则巴基斯坦唯有求助于IMF一途。

中巴经济走廊之出海口瓜达尔港(Gwadar Port) (视觉中国)

巴基斯坦在2013年已曾接受IMF救济。若别无他法,今次将会是巴国第13次向IMF求援。从这种对IMF的习惯性依赖可见,巴国的财政有结构性问题,而此问题长期以来都未能够透过IMF的经济援助解决。

先苦后甜 但巴国能否挨到“苦尽甘来”?

巴基斯坦的出口只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6%,比例不及一般中等收入国家的三分之一,造成外汇收入长期不足以负担进口,要依赖外国援助。近年,油价高企,对依赖入口能源的巴基斯坦,更可谓百上加斤。即使巴国GDP年增长达5.8%,为13年来最高,也于事无补。

其问题症结,在于巴基斯坦,基建落后,长期电力不足、交通不便,造成制造业生产力低下,难以增加出口,赚取外汇。

交通运输基建落后,不少巴基斯坦人依然以畜力运货。(视觉中国)

中巴经济走廊正是解决良方。其项目集中在贯通巴国全境的交通公路铁路网,以及多项发电及能源运输建设。若能建设完备,将能大大减省巴国制造业的经营成本,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然而,走廊的庞大工程,却大大加重了巴国现阶段对外汇的需求,例如2015年中至2017年中,巴国对工程用的机器运输工具入口就提升了51%,总额达每年155亿美元。在外汇紧拙的情况下,对能源入口造成更大压力,迫使巴国要向外借贷,而贷款利息支出,又回过头来使外汇支出愈来愈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纺织厂在电力不足下努力维持运作 (视觉中国)

除基建问题外,巴基斯坦亦长年受政治危机困扰,又有塔利班恐怖份子作乱,对外又与印度剑拔弩张,令国外投资者却步。

而在税收上,巴基斯坦亦面对严重问题。在有注册的公司中,只有一半有报税,而在有报税的公司中,只有一半要交税。政府收入不足,长期财赤,要靠自身去改善国内基建,提升竞争力,根本不可能。透过诸如中巴经济走廊的计划,又会掉进外汇不足危机的恶性循环中。

巴基斯坦的困局,好像每条路都被封死的迷宫一样,极其难解。

7月25日巴基斯坦举行大选,一票站外发生炸弹恐袭,造成31人死亡。(视觉中国)

“一带一路”确是出路 却需参与国自己走出来

然而,类似的困局,并不限于巴基斯坦一国。不少参与“一带一路”计划的国家中,一直都饱受同类问题困扰:政府管治失效、税收不足、基建落后、政局不稳、竞争力低下、长期依靠外国援助等等。

“一带一路”正是希望透过改善参与国的基础经济建设,带动其经济发展,长远而言,增加竞争力,不必再依赖外国支援。这种长远建设的角度,正是IMF集中于国家财政的框架下,所欠缺的。

IMF曾12次对巴基斯坦提供援助,却未有改善根本问题。(视觉中国)

然而,“一带一路”的建设,要改善一国的经济环境,还亟待其参与国的政策改革。在巴基斯坦的例子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政府的管治问题,特别在税收及治安方面。要解决这些根深柢固的问题,需要大刀阔斧的做法,例如印度的废除高额货币及集中简化征税,就是一个好例子。

另外,更要稳定国家政治,以吸引投资。巴国统治权长期紧握在军方手中,每次其扶植的官僚政党深得民心而崛起之时,军方就透过各种方法去另觅政客,取而代之,造成人民之间的极大矛盾。若不建立一套各方认同和遵守的政权更替程序,这种政局不稳的情况只会周而复始,阻碍投资,以及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的计划,打破以往的经济援助常规,带来不同挑战,却极具潜力。然而,其成功与否,还要看参与国在国内政策改革上,能否适当配合,挨过短暂的“危”,将之转为未来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