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芝开绿灯 中美角力下中国开放市场的决心
东芝终于成功通过中国反垄断机构调查,最快可在6月出售芯片业务。消息对日本这间百年企业来说是一件莫大喜讯,东芝有望重整业务,尽快走出困境。同时我们可以从中解读中美贸易的角力,到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策略。
东芝自2015年被揭造假帐、2017年核能项目破产后,背负了日本企业史上最巨额负债。东芝急于出售各项业务,包括最擅长且最赚钱的半导体芯片业务,设法解决燃眉之急,重整旗鼓。
东芝出售业务需等待中国审批
东芝去年成立了名为“东芝记忆体”的公司,分割部门准备出售,并获得了以美国贝恩资本(Bain Capital)为主的美日韩联盟青睐。东芝好不容易解决与西数(Western Digital)的纠纷,通过美日韩欧盟等国的审查后,余下中国这最后关卡。
中国是世界半导体芯片市场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输入的大部分来自日本及韩国。如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及联想电脑,主要依靠东芝生产芯片,因此当东芝出售芯片业务予美日韩联盟,需通过中国的反垄断审查。
但也正因为收购联盟以美方为主导关系,中美贸易磨擦直接影响了审查进度。美国今年3月宣布对进口钢铝实施关税,并公布针对中国涉及600亿美元的商品征税名单。反垄断审查随即停顿下来,至4月东芝一度浮上出售业务可能因中国阻止而失败的忧虑。
去年9月20日,东芝召开董事会,决定将半导体子公司“东芝记忆体”出售给以美国投资公司贝恩(Bain Capital)为主,包括日本产业革新机构、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以及南韩记忆体大厂SK海力士(SK Hynix)的“美日韩联盟”。
中国向美国释善意 回应松绑中兴决定
但幸好中国最终为东芝开绿灯,意味这缠绕一年多的出售案件要告一段落。日本共同社报道,东芝预料最快可在6月1日,以2万亿日圆(约140亿港元)出售东芝记忆体。
中国愿意为东芝开绿灯,除与中日关系在近日和暖有关外,亦可被视为是中美角力的一个转折点。美国《纽约时报》分析,这意味中国在对中美贸易谈判上,释出善意的表现。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前突然表示有意减轻对中兴通讯的制裁,中国对东芝的松绑可能与此有关。美国过去一直限制对中国输出半导体芯片,而中国一直要求美国放宽有关限制。中国愿意放行让由美国资本主导的联盟,收购中国企业长期依赖的东芝,可理解为中国对美国释出善意的讯息。
半年内完成反垄断审查实属意外
但除了与中美贸易谈判有关外,事件亦反映中国进一步发展放宽市场的策略。过去中国在对类似国际收购的反垄断审查以冗长著称,2016年东芝有意把医疗系统业务出售给佳能(CANON),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审查时间为3个月,中国则花了9个月。期间佳能更因被发现在申报收购计划前预先向东芝支付款项,遭中国以违反相关规定罚款。
中国为顾及国内企业和扶植产业关系,一般要求相关企业提交大量文件资料,审批时间往往较长。而即使获得通过,亦可能设下条件才同意收购。半导体芯片更是中国的主力发展项目,去年12月东芝在向中国申请审查时,已预料需时甚长。这次只花了不足半年获得通过,实属意外。
“中国制造2025”的开放市场策略
总理李克强在5月访问日本时,前往了参观位于北海道的丰田车厂。日本引述政府相关人士称,这次考察行程是中国大陆方面提出,李克强在车厂中就各款最新概念车和燃料电池车表现相当感兴趣,并提出了中日应互补不足,在创新平台上合作,均显示了中国对相关高科技市场的发展决心。
中国提出了长远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其中重点就是创新科技。新华社引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说道中国制造2025“欢迎国外企业参与中国制造业建设发展”,是一个“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建设思想”。
至最近美国电动汽车公司Tesla获得独资在上海设厂,同可视为是中国积极开放业务市场的表现。
返回东芝的事件上,东芝审批获得快速通过,不仅仅只是考虑与美国谈判。综合与以上所述种种,都正好显示出中国在开放市场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