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纠纷顷刻难以化解 中美两强须摆正心态

撰文: 唐宇廉
出版:更新:

美国贸易代表团结束一连两日与中国官员的经贸谈判,双方未有达成任何协议。这反映两国立场差距甚大,贸易纠纷难以在短期内化解。
从最近中美互动中,不难看出,美国至今执意与中国这个主要贸易伙伴纠缠不休,拒绝承认贸易不平衡的部分原因出在自己身上。而对中国来说,她已从最近的经贸角力中,看出自己仍然相对落后美国的事实,今后必须踏实地克服自身弱点,竭力避免与美国陷入对抗格局。

综合媒体报道,美国对中国提出不少“狠辣”要求,包括由北京承诺自2018年6月起到2020年,美中贸易逆差将比2018年缩减至少2,000亿美元。美国同时提出中国停止补贴“中国制造2025”的高科技产品和行业。

美国贸易代表团5月4日结束一连两日与中国的贸易谈判,无功而还。(美联社)

从美国的立场出发,解决贸易不平衡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拿贸易伙伴开刀。然而,这种做法无视美国自身的弊端。

中美贸易不平衡错不在中国

5月5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账号“侠客岛”发表文章,他不厌其烦地指出,中美贸易不平衡错不在中国,真正原因是美国国民储蓄不足,“只要美国不提高本国国民储蓄,无论山姆大叔怎么折腾,无论对外发起多少贸易战,都无法消除贸易逆差。”

梅新育进而指出,美国国民储蓄低下的根源,在于当地社会福利制度和财政支出中消费性支出过高、投资性支出过低。若要根治贸易逆差问题,正确做法是推动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曾经提出的社会福利改革,优化美国财政支出结构,而不是与交易伙伴纠缠不休。

中国不应为了逞一时意气而去刺激美国,避免中美陷入对抗性格局。(资料图片)

特朗普政府步步进逼,反映美国精英已认定中国是巨大威胁。由美国对华开展“301”调查,以至最近对中兴公司实施出口禁令,皆能反映华府的忧虑,并对中国的弱点实施重点打击。

美国对中国的警惕有增无减,中国则选择反击美国的遏制,捍卫自身权益,包括拒绝美国对“中国制造2025”指指点点。然而,在强硬回绝的过程中,北京亦要拿捏得宜,不应为了逞一时意气而去刺激美国,避免中美两强陷入对抗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