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罪昭|一场闹剧把本就逼到死角的韩国经济“打断骨”
荒谬的6小时戒严,尹锡悦已然落得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尹锡悦的执政之路正一步步走向尽头,他的政策失误、内政腐败以及外交屈辱,已经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种种迹象表明,尹锡悦的下台已是时间问题,更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尹锡悦的孤注一掷,必然是因为已经逼到了死角。导致此次“紧急戒严令”闹剧的直接诱因是,此前,共同民主党利用议席优势,在国会单方面推动针对总统府的预算削减案。同时,对涉嫌袒护尹锡悦妻子金建希的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多名高级检察官发起弹劾。
这被视为在野党对尹锡悦政府的挑衅。但最根本上来说,是尹锡悦已经岌岌可危。韩国民调机构韩国盖洛普11月8日发布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尹锡悦的支持率仅有17%,而不支持率达到74%。
尹锡悦在韩国民众中不受欢迎的因素很多,最核心的是,尹锡悦已经丢光了自己能够执政的基本盘,其基本盘主要以追求生活的年轻经济派。在年轻经济派眼里,只要弄好经济保证自己有吃有喝的其他什么的比如民主之类的都无所谓,可尹锡悦上台以后韩国经济表现远远谈不上好,这让年轻经济派大失所望。
尹锡悦上任的这两年,韩国GDP世界排名倒退回11年前。根据韩国央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韩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1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4位,还落后于墨西哥。
韩国经济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好转,反而陷入了高物价、低就业和贫富差距扩大的困境。他信奉的“自由市场”理念,非但没有激活经济,反而让财阀垄断市场,普通民众苦不堪言。尹锡悦政府对此束手无策,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为财阀的不当行为辩护,这无疑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
韩国《朝鲜日报》早就发表题为“韩国已被中国超越,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的社论,文章称,韩国贸易协会近期对在华工作的三十名韩国企业家进行了深入采访,结果显示,除半导体领域外,中国已全面赶超韩国。
实际上,韩国方面的危机感绝不仅仅来自民间和商界,今年2月份,韩国科学技术讯息通信部发布了一份“2022年度技术水平评估结果”。该报告显示,韩国在11个重点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首次被中国赶超,这11个领域包括:建筑/交通、灾害/安全、航天/航空/海洋、国防、机械/制造、材料/纳米、农林渔业/食品、生命/保健医疗、能源/资源、环境/气象、讯息与通信技术等。有学者警告说,“现在韩国还有竞争力的产业只有10%,如果再犹豫不决,可能会全部失去竞争力。”
事实上,放眼世界,后发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很少,韩国绝对算是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早些年间,韩国曾在钢铁、造船、石化、汽车、液晶面板、半导体等领域遍地开花,然而时至今日,恐怕也只有半导体还在苟延残喘,像钢铁、石化等传统制造业,甚至汽车这一支柱产业,都恐怕已经不是中国的对手了。
最典型的造船业,起初绝对是日本和韩国的天下,而后形成与中国 “三分天下”之势,可随着最近几年中国造船业技术突破,日韩船厂的份额渐渐萎缩。根据英国调查公司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2023年各国船舶订单份额中(按照建造量计算),中国占60%,比2022年上升了9个百分点;韩国下降9个百分点至24%,日本仅占11%。而最新2024年8月全球新船订单106艘,修正总吨(CGT)为387万吨。其中,中国以95艘(347万CGT)拿下了全球90%的订单。2024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55%、74.7%和58.9%。
2024年4月29日,中船集团与卡塔尔能源在北京签署了18艘超大型LNG运输船项目建造合同,总价值近60亿美元,创下单笔新船订单历史最高纪录,而曾几何时,这类高附加值船舶订单大都是韩国船厂的。根据韩国三大船企2023年的财报,由于中国企业崛起等原因,三家船企的销售额比十年前的峰值减少约七成。韩国最大船企HD造船海洋(原现代重工业)。
2022年之前,韩国造船企业在VLCC、VLGC、超大型集装箱船方面即已全面落后于中国,高端船型LNG船已成为韩国企业“最后的堡垒”。
为什么韩国在产业竞争中呈现节节败退之势呢?其一,过去韩国产业的成功被形容为“速度制胜”,但如今已在速度和效率上落后于中国。其二,韩国的市场规模限制了企业和资本的投资热情。其三,韩企受政策法规限制,无法实现快速商用化。
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中美两国率先进行了商业化运营,中国甚至推出了无人机出租车、无人机快递和城市空中交通等未来概念。而韩国却因法规限制,技术验证迟迟无法落地。随着全球市场对无人驾驶汽车需求的增长,韩国车企很可能错失这一机遇,最终遭降维打击出局。再以人工智能为例,当欧洲、日韩仍在纠结于如何监管AI时,中美已经推出了许许多多个商用大模型。总而言之,管制太多会堵塞科技创新的毛细血管,因为新技术一旦无法实现快速商用化,就会阻碍其更新迭代的动力。
产业发展的受限,直接影响了就业。工作机会却越来越少。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韩国20-30岁的年轻人,有68万人不上班,赋闲在家,比去年同期的61.3万人增加了6.7万人。这个数字甚至比疫情期间还要多,创了韩国历史新高。韩国高丽大学教授金成熙曾分析道:
在韩国,前景好、薪水高的工作,仅占全国所有工作的10%左右。年轻人期望的工作与市场能提供的岗位严重不匹配,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找工作。
环境本已难过,没想到年过70的老年人也要涌进职场,与年轻人抢夺机会。
根据今年7月韩国《朝鲜日报》的一篇报道显示,韩国统计厅数据,今年上半年韩国每月平均就业人数为2845万人,同比增加了22万人,但主要群体竟然是70岁以上人群,30岁以下就业人数大幅缩减11.5万人。问题是, 70岁高龄了也不想上班,归根结底还不是过得太惨了。根据2020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韩国66岁以上老年人口贫困率为40.4%,是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贫困水平的近3倍。
与此同时,韩国人正迎来全面通胀。2023年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韩国餐饮涨价速度已创1992年5月以来最高纪录,而水电煤气则在2022年10月暴涨23.1%后再度多次暴涨。支出不断提升,收入却迟迟难见,韩国人民债台高筑。根据韩国官方数据显示,韩国家庭负债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DTI)从2008年的138.5%上涨到2022年的203.7%,远超其余发达国家的平均值。债台高筑,进一步影响了韩国经济的发展。
韩国社会流传这么一个说法:消费通胀,找不到工作,债务越积越多,韩国人只能前往寺庙获取一丝慰藉。间接中,也说明韩国人已经不太相信韩国政府能够改善经济。
而如今,这场如闹剧般的“紧急戒严”风波,却可能令韩国政府和央行过去一整年的努力化为乌有,甚至从长远来看,这一事件可能会令海外投资者对韩国资产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一些业内投资者目前已担心,最新的政坛风波,可能会进一步延长“韩国折价”现象的持续时间。凯雷集团全球研究和投资策略主管杰森·托马斯表示:“我们预计未来会有更高程度的波动,当然,这实际上可能会加剧所谓的韩国折价现象。一段时间内风险溢价将会升高。”
韩国央行今日召开紧急会议,随后发表公开承诺将增加短期流动性,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稳定外汇市场。不过,毫无疑问的是,这场风波足以引发人们对韩国资产的政治风险溢价的不安——基本面不会完全恢复,风险溢价不会消失。
原本,在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许多市场人士便已经对被誉为“全球经济金丝雀”的韩国资产前景感到颇为不安。这次风波之后,更将引发多方面的疑虑,比如财政整顿是否会推迟,对韩国央行有何影响。所有这些因素对韩国资产来说都不是好兆头。
尹锡悦上台后,韩国的经济水平急剧下滑,韩国的造船、汽车和半导体等核心产业受到严重冲击。韩国传统经济模式似乎正逐渐失去活力,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多年放缓,乃至停滞不前。尹锡悦在经济发展层面毫无建树,坐看韩国掉队。两年来,他一直都没有弄明白, 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一切。搞不清楚国家发展基本矛盾是什么,也难怪只能深陷在政治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