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停滞 · 二 |德国被中美夹击

撰文: 陆一
出版:更新:

当下,全球目光聚焦于特朗普上台、强势的美元美股以及中美关系,很少人关注到德国这一老牌经济体在俄乌战争后正走向衰落。如今,德国正面临新的困境,正发出经济长期停滞的信号。
继2023年GDP下降0.3%之后,日前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发布联邦政府秋季经济预测报告,将2024年德国GDP增长预测从此前的0.3%下调至-0.2%。更早之前,德国经济研究所(DIW)、伊福经济研究所(Ifo)、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等五家德国智库发布秋季联合预测报告,提出2024年德国GDP或将下降0.1%。也就是说,这可能是德国二十年来首次出现GDP连续两年萎缩的情况。如此,德国将可能是今年唯一出现收缩的G7经济体。
德国停滞,已经开始。曾经令人刮目相看的德国经济何以至此、又何去何从?将分别在《德国停滞》三部曲一一拆解。本文为该系列第二篇:德国被中美夹击。

不论是德国政府还是国际智库、机构与学者都提出,结构性因素对德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构成更为严峻的挑战。人口结构方面:老龄化速度加快、婴儿潮一代退休以及移民潮结束,造成德国劳动力短缺,尤其是技术劳工的短缺;能源方面:能源成本持续缺乏竞争优势,能源转型进展缓慢;投资方面:糟糕的宏观环境是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

公共投资规模受限且效率低下,私人投资停滞不前。这些都令德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受到制约。在可预见的未来,德国经济增长不会恢复到疫情前的趋势。

图为2024年10月17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乘坐空军一号抵达德国柏林机场。(Reuters)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不少预测报告也有提出,自中国企业的竞争,是德国市场的最大挑战。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作为先进国的的德国,正面临被追赶阶段更加难的处境。但,事实上,正遭遇的强劲“对手”除了中国之外,还同时受到美国的“夹击”。

大众汽车(Volkswagen)、巴斯夫(BASF)等德国老牌企业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长期以来,中国与德国形成一种互补性经贸格局。不过如今,中国正在成为德国的产业竞争对手。德国汽车、机械制造和化工三大产业占其GDP的比重达到30%,而中国这三大产业规模同样庞大,且近些年快速兴起,凭借成本优势、技术迭代与产业政策支持,正对德国构成直接竞争。

再加上,过去十年,中国政府大规模支持新能源发展,在原有成熟的汽车与电子产业链基础上逐渐形成大规模量产能力。特别是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迎来了一轮高速发展期。这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规模量产,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崛起,对德国、美国汽车厂商构成挑战。

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汽车销量达到302万辆,同比大涨61.8%,国内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左右跃升至11%,力压德国大众,成为中国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的汽车厂商。同期,德国大众在华销售量为239.86万辆,同比增长仅0.1%,在华市场份额从2018年巅峰时期的近16%下降至10.1%。

2024年9月11日,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在柏林德国联邦下议院会议上就2025年预算发表讲话。(Reuters)

德国新能源汽车大众ID系列在2020年开始逐步量产,但受限于成本与市场需求,量产提升速度很慢。在去年9月份德国慕尼黑车展上,德国版大众ID.7率先预售,价格为56,995欧元,约合46.6万港元而同款车,中国版2024款价格仅德国的一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在欧洲市场纯电销量为18.4万辆,同比下跌15.2%;在全球市场的纯电动车销量仅为31.7万辆,同比下跌1.4%,在集团内部销量占比为7.3%。

中国汽车工业对德国汽车业的挑战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乱拳打死师傅。中国政府积极的汽车产业政策,正在加速推进汽车国产化,尽管整个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但德国汽车厂商的前景是值得担忧的。大众汽车对华市场依赖度为25%,在华市场份额被比亚迪等国产厂商吞食,导致大众全球销售下滑。

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在华市场交付量只有134.5万辆,同比下滑7.4%,这拖累其全球销量下降0.4%。国内汽车厂商大打价格战,大众汽车在华可谓量价齐跌,拖累其上半年全球营业利润下降11%。大众汽车在北美、南美和西欧销量的增长,被在华汽车销量的下滑给抵消。大众汽车不得不将今年全球市场的交付量下调至900万辆左右,较去年下降2.6%,此前预期增长3%;销售额预期下调至3200亿欧元,较去年同比下降0.7%,此前预期增长5%;利润率预期降至约5.6%,低于此前的6.5% -7%。

2024年9月4日,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Volkswagen)劳资委员会与德国工人举行例行会议,讨论包括削减成本的进展等事宜。( Reuters)

9月30日,在公布净利润下降63.8%的财报后,大众汽车宣布史无前例的重组,计划关闭至少三家德国境内工厂、裁撤数以万计员工并收缩其在德国所有剩余工厂规模,同时要求14万名工人集体降薪10%。这是大众汽车第一次考虑关闭国内工厂来降本保利。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与战前巅峰时期相比,德国汽车行业就业人数已下降6.5%。

德国另外一个对手是美国。特斯拉替代大众等传统汽车厂商成为了领导者。同时,未来的汽车格局可能发生根本变化。实际上,不仅仅是汽车智能化,德国几乎在所有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彻底被美国和中国甩开。

2024年4月25日,德国柏林,一座新住宅公寓楼的建筑工地矗立在施普雷河(Spree River)附近。(Getty)

这或许跟德国卓越的工业、谨慎的性格有关系,还跟德国的金融体系有关系。信息技术创新依赖于发达的资本市场,但是德国金融市场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德国的银行是全能银行,可以持有工商企业的股份。这种金融制度支持制造业融资,抑制金融泡沫,同时抑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对技术创新的融资。

这种金融制度决定了德国很难出现像Google、微软这种的信息技术创新企业。与日本类似,德国错失了90年代的信息技术的领导权,只是二者原因不同。反过来说,美国正在引领人工智能时代,吸纳更多欧洲资本涌入,这可能加速德国传统工业和金融没落。

此外,特朗普的连任这一情况,也为德国的经济前景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得德国的出口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冲击,这个时候,也让德国的经济前景变得越发扑朔迷离。

图为10月30日德国柏林杜莎夫人蜡像馆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蜡像被放入垃圾桶,垃圾桶内还有一顶写有“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帽子及数个标语。 (Reuters)

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Beckhoff Automation)创始人11月18日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德国制造业正经历着“严重崩盘”。倍福创始人汉斯·贝克霍夫(Hans Beckhoff)告诉BBC,公司创立44年以来,他从未见过像现在这样严重的危机,“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崩盘,非常严重”。

倍福是一家专注于自动化新技术的公司,属于德国中小企业(Mittelstand)。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家族企业,却是德国经济结构中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据BBC,99%的德国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他们提供了德国约59%的工作机会,被认为是德国经济的“隐形冠军”,也是德国制造业如此强劲的部分原因。

然而,“隐形冠军”都发出了“严重崩盘”的声音,而眼见着,德国曾经最引以为傲的汽车行业和化工行业走向落寞,德国的问题出在哪里?这两个行业发展变化很具有说明性,德国经济的积弊被暴露出来。世界在变,中美在新汽车工业上的一骑绝尘确实打了德国的“七吋”,再加上德国又欠缺了些运气。德国再不做结构性转型发展,“德国模式”也将走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