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的中美关系究竟会多恶劣?
11月16日,拜登与习近平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看通稿内容,当着拜登的面,中方明确说出了4条红线——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习近平告诉拜登,这是中方的四条红线,不容挑战。这四点以前都谈过,但这次更明确。我们都知道,拜登政府已经是“吉祥物”了,对中美关系走向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
毫无疑问,这些话其实是习近平向下一届美国政府特朗普政府说的。而更加重要的喊话是,习近平总结过去4年的经验,启示需要记取:一是要有正确的战略认知;二是要言必信、行必果;三是要平等相待;四是不能挑战红线、底线;五是要多搞对话和合作;六是要回应人民期待;七是要展现大国担当。
目前,普遍认为,特朗普正式就职美国总统后,本就紧张对立的中美关系会因激烈的贸易战而进一步的恶化。对中国商品加征高关税、启用反华顽固分子,这不仅意味着要摒弃中美关系的经济“压舱石”,还有可能脱钩中美外交关系,任何一项都将把中美关系引向对抗。也因此,目前普遍对中美关系持悲观态度。
舆论是悲观的,但其实,中美关系处成了今天这种局面,一点都不应当感到意外。竞争也好,对抗也罢,又或是遏制与反遏制,这是大国之间必然会形成的局面。虽然中国承诺不争霸、不称霸,可中国强大本身就是对美国霸权的威胁。美国不放弃永久性独霸世界战略,或者中国不放弃复兴强国战略,中美就注定是冤家对头。这是难以躲开的宿命,特别是美国的零和思维如此严重泛滥。
另外,中国做的战略判断是——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而重构世界秩序的“大国竞争”正在取代“后冷战时代”,则是美国人做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尽管美国已经清楚自己早就部署好的全球战略已经无法有效控制世界,不得不重新进行战略调整,以重构有利于美国的世界新秩序。这实际上已经表明,美国知道独霸世界的大势已去。
在美国最强大的时候,都无法做到美国优先或美国例外,在世界力量平衡正在打破的情况之下,就更不可能了。目前美国所表现出来的强势,一是因为实力依然还很强大,这也是事实,美国想借机争取更多的秩序规则的话语权,二是逼中国有所妥协退让,最好中国能够在美国的压力下自犯错误、自毁前程,也就是希望中国出现内乱。而中国既然预判了世界变革会加速,当然也一定预判到美国会全力对中国进行打压遏制。中国早就为此进行战略布局。
早早就进行了“双循环经济圈”战略布局和建设,就是为防止冲击或倒逼的到来,通过强大的内生经济循环以增强中国的吸引力,就能更好地推动建立国际大循环。建立独立于美国之外的体系以及合作规则就成为了对外合作的主要战略,这实际上就是首先使自己立于了不败之地。
尽管拜登政府一直强调负责任的管控中美关系,以避免走向对抗。可实际上美国已经对华挑起了全面的“冷战式”对抗。之所以没有进入正式的冷战,有两大原因的制约。一是没有摆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两败俱伤的局面。二是没有组建起有效的反华联盟,甚至是连欧洲盟友都拒绝在所谓的大国竞争中站队美国,更反对搞阵营式对抗。再加上拜登政府强力拱火和支持的“两场战争”,这是犯了严重的战略错误,这是对美国的重大战略牵制与消费。
这个局面,将是中美关系的基本盘。尽管特朗普任美国总统会激化对中国的经贸打压,可就算是迟滞了中国复兴进程,却加快了世界变革。从特朗普当选后的一系列运作来看,誓要与中国打贸易战,从而恶化中美关系,基本上是一定的了。可是,他首先是要严重的撕裂美欧关系和搞乱美国。特朗普不但要迅速结束乌克兰战争,还同时要迅速结束中东战乱。且不说他最终能否结束得了,只是推动结束这“两场战争 ”的过程,就足以严重撕裂美国与盟友国家之间的关系。
坦白说,美国的两场战争,不但为中国创造了有益的战略空间和时间,也有利于中国借机推动“全球南方”合作大局,这是重构世界秩序的重要一环。助中国在重构世界秩序的“大国竞争”中取得战略优势,付出一些经济发展的代价,能够赢得重构世界秩序的竞争优势,这当然是难得的重大机遇了。
其实,谁当美国总统打压遏制中国战略都不会改变,中美关系也必然是随着中国的强势复兴进程而更加的紧张对立,可特朗普的上台必须令到美国的内乱会加剧,这正是可以有效利用的战略空间和时间。
正所谓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治,或者说是不破不立,特朗普这个“混乱魔王”正在加速推动美国自己建立起来的西方秩序的崩解,省了中国不少的事,而西方联盟的分裂以及美国内乱的加剧,更有利于推动世界朝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变革。为了应对今天的乱世之秋,中国早已未雨绸缪开始积极的战略准备。回到习近平与拜登的会晤,该有的礼节中方全给了,这是给拜登这个“老朋友”的尊重,然后把话明确说给特朗普听。该说的都说了,其实这份从容,也说明中国也已经做了全方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