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遇刺|Elon Musk何以质疑没有人尝试刺杀拜登和贺锦丽?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在特朗普(Donald Trump)9月15日再次遇上持枪刺客之后,拜登(Joe Biden)和贺锦丽(Kamala Harris)都以非常官腔都方式谴责这次枪手连开枪的机会也没有、严重程度远不如7月前一次的事故,拜登亦声言他已经下令让特勤局得到所有资源去保护特朗普安全,并呼吁国会提高对特勤局的拨款--很明显,两人都没有意图在这宗自1975年福特总统接连遇刺以来最严重的美国政治行刺事件中同案中主角特朗普抢占媒体头条。

在7月13日特朗普遇刺、右耳遭子枪擦过后马上为其背书的马斯克(Elon Musk)却不一样,继续于其社交平台X上以争议言论夺取人们的眼球。

一位X用户推文质问,“为何他们想要杀死特朗普?”马斯克的回应则是“居然没有人尝试刺杀拜登/贺锦丽”(And no one is even trying to assassinate Biden/Harris),其后更加上了一个思考的表情符号,似乎暗示两个多月来特朗普两度遇刺,而拜登和贺锦丽都没有,是一个奇怪的事。

其后,由于其言论引来巨大反弹,马斯克很快就把推文删掉,并以他只是开玩笑作推搪。

马斯克现已删去的争议推文

特朗普是“同温层”效应的受害者?

近年,马斯克言论剑走偏锋,语不惊人死不休,几乎是如特朗普一般靠着自己的名气和出位言论而长期成为媒体报道的主角。在时称Twitter的X被收购之后,不少用户都发现自己的X页面经常会出现马斯克的推文。这是巧合,还是有意之为,我们无从得知,但X明显地已变成马斯克及其志同道合者自我宣传的主要平台。

这反映出一个在美国政治右翼当中颇为常见的现象,那就是不少政治人物和意见领袖似乎因为花太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而自己变成了内容推送演算法“同温层”效应的受害者。

在X上,马斯克的支持者主要由右翼反主流文化的人所组成--例如加密货币的信徒、反对左翼觉醒主义的保守派等等。嘲笑拜登和贺锦丽,在他们眼中是轻松平常之事。马斯克那一句质疑为何拜登和贺锦丽没有遇刺的推文,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明的笑话。在马斯克一天几十条,甚至以百计的X推文之中,这句话只是一种漫不经心的过场,本身并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

图为2022年5月3日,涉嫌企图刺杀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疑犯鲁斯(Ryan W. Routh),曾参加在乌克兰基辅参加集会。(REUTERS)

问题是,脱离了右翼“同温层”的框架,这句话当然是不必要的政治不正确,简单而言就是“蠢”,因此,当人们目光集中到这个话来,即使是经常坚持己见的马斯克也很快就把它删掉。

包括特朗普在内的共和党政客,在向公众宣传之际,也经常忘记了自己不是在社交媒体上的同温层之中。

例如,在特朗普和贺锦丽的辩论中,最受人注意和广传的就是特朗普对于外来移民把美国人的猫狗宠物杀掉来吃的虚假故事,此言论突显出来的近乎与现实世界脱节的疯狂是特朗普在辩论中的最大失分项之一。而这个“移民吃猫”的传言,最初就是来自一个俄亥俄州春田市(Springfield)的社交媒体群组,发文者声言自己的“邻居的女儿的朋友”走失了一只猫,然后发现牠被吊在海地邻居家中。

2024年9月10日,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和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Kamala Harris)出席由美国广播公司(ABC) 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举行的总统选举辩论。(Reuters)

这个故事其后得到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特朗普副手万斯(J.D. Vance)的关注,因而广传开去,辗转经由特朗普之口来到总统辩论台上。(按:春田市的市政管理当局、警方,以及俄亥俄州的共和党州长都否定“移民吃猫”的传言。)

而万斯自己也是右翼同温层的代表人物,过去曾在不同访问中批评“不生孩子的养猫女人”(childless cat lady)不是美国未来的持份者,又同意过了更年期的女人生存就只是为了帮助养育孙儿女。不过,当时他还没有当选联邦参议员,并非顶层共和党政治人物。如今变成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之后,为其过去右翼同温层言论扑火,就成为了他的主要政治任务。

特勤局防不了政治暗杀?

马斯克的质疑亦引伸出政治行刺案在美国防不胜防的问题。

其质疑的假设,是真的没有人尝试过刺杀拜登和贺锦丽。可是,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人尝试过暗杀美国的现任正副总统。人们在新闻报道上看到特勤局之时,所看到的必然是特勤局保护政要的失败。他们每一天保护政要平安无事,却从来没有人看到。

特朗普9月15日再遇企图行刺后,有特朗普的支持者到他居住的海湖庄图外聚集声援。(Reuters)

这一次特朗普再遇刺,事发时疑犯与特朗普只有300米左右的距离,而且被捕疑犯的手机定位记录也显示,他在特朗普的佛罗里达哥尔夫球场附近埋伏长达12个小时,一直没有被发现。虽然特勤局称该局人员发现疑犯并开枪攻击时,特朗普并不在后者直线射击的视觉范围,但这些事实看起来却无疑是特勤局的失误。

然而,在邻近马路的哥尔夫球场打哥尔夫球,本来就有难以防备的安全风险。而且,根据特勤局的说法,打哥尔夫球本来也不在特朗普的官方日程之上,暗示特勤局准备时间有限。

在枪比人多的美国,有意刺杀在全国各地不同场合出席活动的政要的人机会多的是,资源有限的特勤局不可能将每个安全漏洞都堵塞掉。

要从根本上降低政要遇刺的风险,还是要从美国的政治文化入手。

图为2024年9月1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的高尔夫球场遭到疑似企图暗杀,大批警员赶抵现场。(Reuters)

谁在正常化政治暴力?

在再度遇刺之后,特朗普并没有跟从不少右翼政治人物又或者安全专家去批评特勤局保护不力,反而将重点放在拜登、贺锦丽或其他民主党人将他形容为“民主威胁”的政治言论之上。9月16日接受福克斯新闻台访问之际,特朗普表明疑犯“相信拜登和贺锦丽的言论,并为此行动……他们的言论使我被枪击,但我才是正在拯救这个国家的人,他们是正在毁灭这个国家的人--从内部和外部亦如是”。

如果批评政治对手是“民主威胁”本身就是鼓吹政治暴力的话,我们其实可以对共和、民主两党各打五十大板。自2020年宣传民主党选举舞弊以来,攻击民主党威胁美国民主一直是特朗普的说词。他在9月10日同贺锦丽的辩论中才刚指责过民主党人是“民主威胁”。而且,“正在毁灭美国”似乎是比“民主威胁”更严重的指控。

事实上,从政治言论上看,特朗普本人以至右翼意见领袖才是正常化暴力言语的主要推手。

马斯克质疑没有人尝试刺杀拜登和贺锦丽的言论不在话下。

特朗普自己在尚未当选总统之时就曾呼吁支持者直接攻击其集会上的抗议者,“如果你们看到有人想扔蕃茄,就要把他们打到什么垃圾都掉出来(knock the crap out of them)。”

图为2024年9月13,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于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出席集会。(REUTERS)

在2020年“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示威暴乱期间,特朗普也重复了上世纪60年代针对民权运动的那一句“当抢掠开始,射击就开始”(When the looting starts, the shooting starts),被视为鼓吹警暴。

对于2021年1月6日国会暴乱之后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米利(Mark Milley)主动致电中国军方保证美国政府稳定、不会向中国发动任何攻击,特朗普2023年称米利应受的惩罚是死亡。

对于特朗普而言,此等牵涉暴力的用词当然只是空谈,但这种空谈却无疑正常化了暴力在美国政治中的角色,让人逐渐接受使用暴力是在潜在政治行动的可能范围之内。

如果特朗普真的是要改变政治暴力的文化的话,最好的方法也许是从自己做起,而不是像今天一样试图藉他再次遇刺的事件来拿取政治得分。其他特朗普的意见领袖亦该如是。